纳兰性德,纳兰成德,纳兰容若,不懂的别回答!!!三个名字都是指一个人

历史评价,生平事迹,感情经历,所处环境,仕图介绍。... 历史评价,生平事迹,感情经历,所处环境,仕图介绍。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27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成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而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匿名用户
2013-11-27
展开全部
我所了解到的有点不全,他是清康熙年间,有第一才子之称,因康熙乃九五之尊所以有所压抑,仕途不顺,妻子好像是卢氏,去世很早。使其更加心情悲凄。他也是英年早逝。(你可以在网上查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a166fb
2016-01-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89
展开全部
原名是纳兰成德,后来为了避讳改的纳兰性德,而纳兰容若是他为了融入汉人文化圈(当年的满族人面对汉族还是有文化上的自卑的,而且汉人文化圈子排斥满人)改的名字,又叫成容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hreeHanMr
2018-09-25 · TA获得超过1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55
展开全部
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因太子胤礽原名保成,一度避太子讳而改为性德。今人称呼纳兰性德或纳兰成德,于当时来说是错误的,清代满洲人的习俗是称名不举姓,姓名连称是错误的,满洲人正确以及正式的称呼方式只称呼名字即可,于是便将名字的第一字冠以字号官职敬称之前,所以纳兰容若也是不对的,而“成容若”才是正确的。清代无论宗室还是满洲大臣奏折署名只有名字,道光皇帝的立储遗诏中写道“封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欣为亲王”,并未在名前冠上爱新觉罗的姓氏。东京审判的录像里,溥仪出庭自我介绍,就说自己叫爱新觉罗溥仪(可能并非不知旧俗,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姓名连称,国际法庭场合比较严肃,溥仪也并未改汉姓,为了更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身份便用满洲姓氏和名字连称来介绍自己),可见距离清代那么近的民国时期这些满洲习俗已经没那么考究了,更别说现在了,现今一些清代皇族贵族后裔喜欢凸显自己身份,经常动不动就说自己叫爱新觉罗某某,但其自己可能已不知自己祖先的习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