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嗽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求大神帮助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散寒宣肺止咳:咳嗽,头痛,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咯痰稀白。 机理:肺主宣发卫气,外通皮毛。当风寒外袭,腠理闭而肺阳伐,腠闭则肺气难以宣通,加之阳伐无以布津,留痰停饮,肺失宣肃发为咳。《小青龙汤》加杏仁去麻黄;《止嗽散》。 2.辛凉宣泄止咳:风热壅肺之咳嗽,或有黄痰,口渴咽痛,或身热,恶风,汗出,舌苔薄黄。 机理: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当风热闭郁表气,内舍于肺,致气沸热壅,“金被火刑则为痰”。《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3.宣润肺燥止咳:燥邪犯肺之咳嗽,无痰或痰少难咯,鼻燥咽干,或有恶寒发热,痰中带血丝,舌苔薄而干。 机理:肺为脏腑之华盖,气通卫表,易招邪侵,不耐邪犯。若秋令肃杀之气袭肺,每致津却气郁,发为燥咳。《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杏苏散》。 4.健脾化痰止咳:痰湿犯肺之咳嗽,痰多,稀白易咯,胸膈满闷,乏力纳差。 机理:肺居上焦,清虚高洁,主肃降气机;脾居中焦,督发乾运,主升发清阳。而肺之肃降顺利,有赖于中州清廓,清阳之升发。《二陈汤》、《杏苏二陈汤》、《加味六君子汤》。 5.降胃肃肺止咳:胃气上逆,肺气不降之咳嗽,伴有呕吐痰涎,胸脘满闷,纳差。 机理:肺为主气之脏,胃为主气之源,二者经脉相连,气机皆以下降为顺。然肺气之降,借道胃腑,赖胃先降。若中壅气逆,肺气难以肃降,则发为咳嗽。《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6.清泄肝火止咳:肝火犯肺之咳嗽,气逆,面红咽干,咳时引胁作痛,舌苔薄黄少津。 机理:肺气肃畅降顺,有赖肝气徐徐升发。但肝性急暴,每遇气郁火盛,便挟持痰热勃旋上腾,冲逆犯肺而为咳,所谓“木击金鸣也”。《黛蛤散》合《清金化痰丸》。 7.甘温补肺止咳:肺气不足之咳嗽,咳嗽而无力,语声低微,动则咳甚自汗,乏力纳差,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 机理:肺为主气之脏,气足则宣肃有权,呼吸宣畅,气虚则宣肃乏力,气机不畅乃罹咳嗽。欲使咳止,当助金气,施甘温补肺止咳。《补肺汤》、《九仙散》。 8.甘凉润肺止咳: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或颧红盗汗,舌红少苔。 机理:肺司气布津,旁濡气道,下濡脏腑,若阴虚津乏,肺络失润,气道不利,发为咳嗽。《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 预防与治疗 1.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000g,甘草(炒)60g,陈皮(水洗去白)500g。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医学心悟》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2.金银花30g,连翘,前胡,桑白皮,紫菀,款冬花12g,炒杏仁,桔梗,橘红,浙贝9g,瓜蒌15g,甘草6g。清肺理气,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伴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咯痰等症。 3.白萝卜切碎捣汁适量,加冰糖60g共炖熟吃,睡前一次服完;连服3~4天。止咳化痰,润肺下气。用于咳嗽多痰等。 4.炙冬花、炙僵蚕各8~12g、川贝母、炙罂粟壳各4~6g、桔梗6~8g、炙全蝎1~2g。每日一剂,水煎服。上呼吸道感染加板蓝根、金银花;急性气管炎加鱼腥草、百蕊草;慢性气管炎加白毛夏枯草、百合;百日咳加黄连、鸡苦胆(1枚)吞服;肺结核加炙百部、守宫;肺癌加葶苈子、七叶一枝花。 5.一服散《世医得效方》乌梅、罂粟壳、半夏、阿胶、杏仁、苏叶、甘草、生姜。用于治疗肺虚久咳。 咳嗽成因很多,并广泛涉及其它脏腑,然其要皆病于肺,或外邪直袭,或他脏先病而累及于肺,才能出现咳嗽。故“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之说。 1 .风寒咳嗽 :由于风寒之邪从皮毛或口鼻入侵肺系,肺气被阻,宣通之职失常,而引起本病。 症状:咳嗽痰白而稀,兼有喉痒声浊,鼻塞流涕,头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 分析: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初起等。由于风寒犯肺,肺气郁滞,宣通之职失常,故咳嗽痰白而稀;风寒侵袭于肺,鼻咽为邪所伤,因而鼻塞流涕,咽喉发痒,声重浊;营卫之气与病邪相争,则恶寒、发热。 治疗:疏散风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止嗽散》、《麻杏甘石汤》。 2 .风热咳嗽 :多由风热病邪经口鼻或皮毛侵袭于肺,肺气壅遏,清肃之令失司,引起本症。 症状:咳嗽痰黄而稠,咯痰不爽,兼有口干,咽痛,身热,恶寒,或头痛,有汗,舌苔薄黄。 分析: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初起阶段等。由于风热客肺,肺失清宣,邪热灼津为痰,痰黄而稠,肺热伤津则口干,热蒸气道为咽痛。 治疗: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暑湿咳嗽 :多见于夏季气温较高季节,暑邪蔓延,湿邪又盛。暑湿病邪侵入卫表,肺合皮毛,邪从卫表入肺,肺气郁滞。 症状:咳嗽痰多而稠,兼有头胀,胸闷身热,口渴但不多饮,心烦面赤,小便短黄,舌苔薄腻红。 分析: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炎、气管炎等。 治疗:清暑渗湿,宣肺化痰。《祛暑渗湿汤》香薷广薷香大青叶浙贝桔梗滑石炒栀子大豆卷荷叶生甘草苦杏仁。 4 .燥热咳嗽 :常见于气候干燥热的秋季。 症状: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痰咯不爽,兼有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薄黄。 分析:见于呼吸道感染、肺炎初期,或肺结核等。 治疗:清热润燥,化痰止咳。《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5 .脾湿迫肺 湿痰着肺:多因脾虚生湿,湿聚为痰,痰湿上贮于肺,肺气失于通畅而咳。 症状:咳嗽多痰,痰白而粘,兼有胸闷脘痞,纳减,便溏,舌白腻。 治疗:化湿健脾,理肺祛痰。《二陈平胃汤》、《六君子汤》。 6 .肝火犯肺 :由于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上逆犯肺,火灼肺津为痰,痰火内阻,肺气失于肃降,遂成咳嗽。 症状:咳嗽气逆,或气逆作咳,痰稠难于咯出,咳时面红,胁痛,咳声高亢,兼有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尖边红。 治疗:清肝泻火,润肺止咳。《清肝润肺汤》生赭石桑白皮川贝海蛤壳青黛炒栀子地骨皮知母炒麦冬木蝴蝶炼蜜冲服。 7 .肺阴不足 :多因素体阴虚阳旺,肺阴不足,痰热内阻,或热病之后,肺阴耗伤,痰热留恋,气失清肃,而成咳嗽。 症状:咳呛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兼有咽喉干燥,或失音,舌干而光。 治疗:滋阴养肺。《补肺阿胶汤》。 8 .肺气虚弱 :常由素体阳气不足,肺气虚弱,或痰湿寒饮内停,损伤肺气,肃降失常。 症状:咳嗽气短,咯痰稀薄,兼有面无华,动则汗出,易感冒,舌质淡白。 治疗:补益肺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9 .肺肾两虚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肺虚不司呼气,痰阻于内,呼吸不利,气机升降出纳失常。 症状:咳嗽气短,咯痰不爽,动则气促加剧,兼有咽喉涩痛,耳鸣头晕,腰酸遗精,舌红。 治疗:滋肾补肺,止咳宁嗽。《参麦地黄丸》。 【外治】 1.栀子,桃仁6g,杏仁2g,糯米,胡椒1g。上药共研末,用蛋清调成膏。贴于涌泉穴或膝眼穴。用于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病引起的咳嗽。 2.附片,肉桂,干姜20g,山柰10g。研末备用,先用手指按摩肺愈10分钟,使局部潮红,再将药粉适量放在肺愈穴上固定,隔日一次,若属久咳者,先用生姜及葱白捣汁擦拭肺愈穴,效果更好,贴后局部发热发痒起红色小疹,不需处理。 3.大蒜适量,捣成泥样,取蒜泥置于伤湿膏上,每晚洗足后贴于涌泉穴,次日晨揭去,连贴3~5次。用于治疗咳嗽(风寒、燥咳型)。 4.久咳不愈。款冬花90g研末,或取款冬花代替烟吸。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