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的历史
2013-11-06
展开全部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概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长市近年来发掘的西汉三角圩古墓群,属国内罕见,出土文物价值连城
推荐于2017-11-29
展开全部
春秋,楚灵王(公元前540~529年)时,今滁地属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吴楚攻伐,楚败,境域属吴。
战国时期,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滁属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扩地至泗水之上,复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属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滁为九江郡东城县所领。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滁为建阳、全椒、东城三县分领。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复属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隶扬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间(公元9~13年),改九江为延平,东城为武城。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为表彰马成平定江淮的战功,封全椒为其侯国,省建阳入全椒,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随全椒划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废下邳国,仍复旧治。
三国时,吴魏相争,江淮为争战之地。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遣兵十万,作棠邑涂塘以淹北道”。涂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平吴,遣琅琊王司马怞出“涂中”,翌年二月,吴主孙皓献玺即此地。滁始见“涂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属扬州淮南郡,为全椒、东城县分领。
东晋,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因战乱,移民南渡。王导行“侨寄法”,于今来安县东1公里处侨置顿丘郡,隶北徐州。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顿丘郡为顿丘县,隶雍州秦郡。
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顿丘县改隶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县并入顿丘县,改隶南兖州。
【二】建城时期(南北朝:新昌郡、谯州、南谯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顿丘、梁郡之谷熟、历阳之赞立新昌郡,移郡、县(顿丘)治于新昌城(今滁城),隶徐州。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新昌郡顿丘县治,改属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别设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铺)、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南)、薄阳(州南10公里,治今薄阳坝)三县,旋废。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齐,改顿丘为新昌县,属谯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谯州镇于新昌城,始以此称为南谯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复置顿丘县仍属南谯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新昌郡,省高塘、乐钜入顿丘,改名新昌县,改南谯州为滁州。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滁州,仍置清流县,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县,又以全椒县来属。贞观元年(627年),隶淮南道。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之地置永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领清流、全椒、永阳3县。
五代十国时期,历吴、南唐、后周,仍置滁州清流县。
北宋初,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绍兴五年,省来安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复析置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年),废来安县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复治清流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为路,清流县属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复置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属江淮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来安3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属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县。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隶南京。景泰年间(1450~1456年),属庐凤淮扬巡抚。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属江南省安庐滁和道;顺治六年,直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属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隶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道。
【四】滁县(1912年-1983年)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庆道,10月划属安徽淮泗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政府驻地滁城。民国26年12月,滁县政府驻地先后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及境内施家集等地。民国27年11月,属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滁城,成立维持会,民国29年,于滁城建立伪滁县政府。
民国2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津浦路西地区建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8月,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2月,改称滁全(椒)县,11月改为滁县。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椒县西北部部分区、乡与滁县津浦路西区域合并(滁城及境内津浦路东地区为滁县政府占领),复置滁全县,县政府驻施家集,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1月,定远县东南部与滁全县合并,改称定滁全县,县政府驻常山岭,属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民国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权北撤山东。民国37年4月,重建定滁县,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西行政区,6月属江淮第四行政区。
民国38年1月24日,滁县解放,在境内东部置滁县,县政府驻滁城,属江淮第一行政区;2月,在境内西部及定远县藕塘区域建立定滁县,驻地施家集,属江淮第四行政区;6月,撤销定滁县,原滁县之辖区仍归滁县建制,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滁县属皖北人民行署滁县行政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撤销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五】滁州市(县级: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以原滁县行政区域改设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级: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丰乐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战国时期,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滁属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扩地至泗水之上,复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属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滁为九江郡东城县所领。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滁为建阳、全椒、东城三县分领。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复属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隶扬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间(公元9~13年),改九江为延平,东城为武城。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为表彰马成平定江淮的战功,封全椒为其侯国,省建阳入全椒,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随全椒划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废下邳国,仍复旧治。
三国时,吴魏相争,江淮为争战之地。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遣兵十万,作棠邑涂塘以淹北道”。涂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平吴,遣琅琊王司马怞出“涂中”,翌年二月,吴主孙皓献玺即此地。滁始见“涂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属扬州淮南郡,为全椒、东城县分领。
东晋,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因战乱,移民南渡。王导行“侨寄法”,于今来安县东1公里处侨置顿丘郡,隶北徐州。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顿丘郡为顿丘县,隶雍州秦郡。
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顿丘县改隶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县并入顿丘县,改隶南兖州。
【二】建城时期(南北朝:新昌郡、谯州、南谯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顿丘、梁郡之谷熟、历阳之赞立新昌郡,移郡、县(顿丘)治于新昌城(今滁城),隶徐州。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新昌郡顿丘县治,改属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别设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铺)、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南)、薄阳(州南10公里,治今薄阳坝)三县,旋废。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齐,改顿丘为新昌县,属谯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谯州镇于新昌城,始以此称为南谯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复置顿丘县仍属南谯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新昌郡,省高塘、乐钜入顿丘,改名新昌县,改南谯州为滁州。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滁州,仍置清流县,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县,又以全椒县来属。贞观元年(627年),隶淮南道。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之地置永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领清流、全椒、永阳3县。
五代十国时期,历吴、南唐、后周,仍置滁州清流县。
北宋初,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绍兴五年,省来安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复析置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年),废来安县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复治清流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为路,清流县属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复置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属江淮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来安3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属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县。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隶南京。景泰年间(1450~1456年),属庐凤淮扬巡抚。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属江南省安庐滁和道;顺治六年,直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属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隶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道。
【四】滁县(1912年-1983年)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庆道,10月划属安徽淮泗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政府驻地滁城。民国26年12月,滁县政府驻地先后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及境内施家集等地。民国27年11月,属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滁城,成立维持会,民国29年,于滁城建立伪滁县政府。
民国2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津浦路西地区建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8月,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2月,改称滁全(椒)县,11月改为滁县。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椒县西北部部分区、乡与滁县津浦路西区域合并(滁城及境内津浦路东地区为滁县政府占领),复置滁全县,县政府驻施家集,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1月,定远县东南部与滁全县合并,改称定滁全县,县政府驻常山岭,属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民国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权北撤山东。民国37年4月,重建定滁县,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西行政区,6月属江淮第四行政区。
民国38年1月24日,滁县解放,在境内东部置滁县,县政府驻滁城,属江淮第一行政区;2月,在境内西部及定远县藕塘区域建立定滁县,驻地施家集,属江淮第四行政区;6月,撤销定滁县,原滁县之辖区仍归滁县建制,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滁县属皖北人民行署滁县行政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撤销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五】滁州市(县级: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以原滁县行政区域改设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级: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丰乐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