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海拔和低海拔的人的反应、跪求解!
这是高原反应和平原反应。
1.高原反应: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高原病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再根据低氧突出损害的器官系统进行临床分型。
2.平原反应:亦称醉氧反应,是指从高海拔地区下到低海拔地区、从缺氧状态进入氧饱和状态所产生的眩晕或迷盹感觉。
患有“平原反应”的身体会有种种不适应感,如胸闷、恶心、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
人类在高原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高血红蛋白血症。这是因长期的高原缺氧会使血液中血红细胞增高,血红细胞的浓度因而代偿性升高,人体红细胞的代谢周期是120天,因此血红细胞要从较高浓度降至正常,最少也需要4个月。
扩展资料:
高原反应的治疗
1.急性高原反应
(1)休息: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应终止攀登,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轻症者可不予处理,一般经适应1~2周症状自行消失。
(2)氧疗:经鼻管或面罩吸氧(1~2L/min)后,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3)药物治疗: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恶心呕吐时,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
头痛及呕吐还可用“氨扑苯”及“消呕宁”,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严重病例,口服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和乙酰唑胺联合应用。
(4)宜地治疗: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即使海拔高度下降300m,症状也会明显改善
2. 慢性高原反应
(1)宜地治疗:在可能情况下,应转送到海平面地区居住。
(2)氧疗:重症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能缓解症状。可予间断或持续吸氧,不主张长时间吸氧,因有碍机体对低氧环境习服。必要时可用轻缓利尿剂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碱口服等治疗。
(3)药物:乙酞唑胺或酯酸甲经孕酮,能改善氧饱和度。
(4)静脉放血:静脉放血可作为临时治疗措施。
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避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患者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36小时内获得充分适应后,症状自然减轻或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原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原反应
1、高原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2、平原反应: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恶心、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
扩展资料:
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有条件最好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与习服锻炼,使机体能够对于由平原转到高原缺氧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生理调整。目前认为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
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m。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避免重体力活动,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避免寒冷防冻,注意保温,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原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原反应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