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那一计最厉害。

说出名字,并且举例子,小典故也可以。... 说出名字,并且举例子,小典故也可以。 展开
 我来答
平平无奇教育

2020-09-18 · TA获得超过74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46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48.2万
展开全部

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分为两篇,上篇为低弱我强,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权时所用之计谋,而下篇则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战争中完全处于被动局面时所采用的计策。

上篇有三套,分别是胜战计、攻战计和敌战计,下篇亦有三套,分为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而这六套中每套有六个计策,总共三十六计。

这三十六个计策基本囊括了战场上所能遇到的所有情况,只要运用者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后选择其中相对应的计策,在经过精密的部署,基本上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了计策是死的,不能盲目的使用,所以即便双方将领都能运用这些计策,最终肯定是将兵法计策用到淋漓尽致的一方获胜。

但是在我看来这里面最强的是下篇,下篇属于败战篇,是如何扭转战局的,本来已经处于劣势,但是这些计策仍然可以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最厉害的便是走为上,因为没有人会记得一个实力完全胜过对方而取胜的将军,但是那些反败为胜,在敌强我弱完全不可能赢的情况下胜利的肯定会被后人传诵,在我国有很多名将都是因为反败为胜流传千古。

就连大家熟知的马拉松战役,也是因为那是一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战役。而其中最强的走为上计并不是指逃跑,而是避其锋芒,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是没有机会胜利的。但是避开强敌,保存实力,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敌势太强,则不能战。因为强弱之分关系到很多因素,在这种劣势下不可以硬碰硬,以卵击石是不明智的。

所以走为上才是三十六计中最厉害的,因为走意味着还没有输,没有输就一定有反败为胜的转机。

手机用户42764
推荐于2017-11-26 · TA获得超过17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 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 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 为得到上天的宠爱。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 样。 古人按语说:应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 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 宋毕再遇尝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 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 攻,遂大胜(《历代名将用兵方略·宋》)。皆连环之计也。 按语举庞统和毕再遇两个战例,说明连环计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 而关键在于使敌“自累”,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这“使其自累”几个字。两个以上 的计策连用称连环计, 而有时并不见得要看用计的数量, 而要重视用计的质量, “使敌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战略上让敌人背上包袱,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让敌 人战线拉长,兵力分散,为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连环 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 古人还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辅助)之也。… …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意思说明,用计重在有 效果,一计不成,又出多计,在情况变化时,要相应再出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 胜防。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 无攻不破。此计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 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巧妙地运用谋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 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赤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 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