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 我来答
用智慧为你解答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07-2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6758万
展开全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语言文字的训练虽然有专门的训练内容,但我们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为阅读和生活实践服务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今天,我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体会。
一、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途径很多,平时的交谈、看广告词、商标等都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过,这些都是不规范的、随意性很强,达不到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预习既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有效平台,也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更是学生课堂学习实践的延伸。因此,在布置学生预习前,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达到有效预习的目的。如:把文章读通读顺,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词,根据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留到课堂上解决等都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有目的、有重点的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初读中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初读课文既是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又是在预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在初读课文中,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一步学习。这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主要内容写具体的,各段之间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等。这是阅读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一篇新课文,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采用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读。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这时要求更高了,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解读感受。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经常提醒学生,语言文字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们语文老师的眼中,词语不再是词语那么简单了,而是一份情感了。例如教学《卡罗纳》一文,指导学生在初读中找出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和老师、同学、家长关心他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哪些词最能体会卡罗纳的悲痛心情,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老师、同学、家长对卡罗纳的关心,并且根据自己对这些句子的解读感受进行朗读处理。
三、在精读中引导学生加深词句的理解。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讲读课文中,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巩固作用。精读这一教学环节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主要阵地,理解才能运用,而恰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对理解方法作精心的指导。
1、用换词法理解句子中难理解的词语。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句,有的词语表面上很难理解,不过掌握方法其实很容易,换词法理解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例如教学《长城》时,有一句: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要理解这句话,主要抓住很自然就可以了。如果用平常的的方法理解很自然的意思,可能很难解释清楚。但是引导学生换一个词语,恐怕难度就不是难度了。 ‘很自然’这个词我觉得难理解,你能换一个词语来代替它吗?什么词语和它的意思最相近?引导学生根据上文的意思把很自然换成情不自禁就很容易理解了。况且,学会换词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当他们在以后的阅读生涯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用这种方法解决。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课内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
2、用角色互换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学生读作品时,不是被动的读者,而是在创作作品,因为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文章的角色中,他们为文中的角色创造着美丽的结局,精彩的人生,美好的生活。正是角色互换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作品中的人物角度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有助于对词句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如教学《长城》中有个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理解这个句子的思想感情,要从理解才这个词入手。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假如你现在站在长城上,看着长城的一切,在当时的条件下,你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建成这样伟大的工程,真的不可思议。这样,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理解才的意思,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就不是什么难题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的祖先做到了,我们应对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示?你们佩服他们的什么品质?然后进一步深入:你的感情是这样,作者呢?这样,不但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学会了文章有感情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语文生活化,在生活中学语文,我们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因为作品就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的生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其说是教学生怎样读懂文章,不如说是引导学生如何跟随作者体验生活。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理解作品,从而达到解读并且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如果能引导学生在体验作品的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讲,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会怎样运用。如教学《卡罗纳》一文时,作品的生活意识浓厚,就像发生在我们孩子身边的事一样,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解读已经打动不了孩子的心,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解读有关的句子。如理解卡罗纳的内心世界:卡罗纳失去妈妈,再没有亲人安慰他,和他分享快乐,和他分担忧愁,和他共渡美好的日子了。他的心情你明白吗?作者明白他的心情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这样,引导孩子们联系身边的不幸事件,理解卡罗纳的内心感受,然后抓住课文的有关句子来阅读,学生理解句子就更容易了。并且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提高阅读的效果。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句子由词语组成,每一个词语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同样,每个句子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例如教学《长城》中有一句难理解的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的写条石的重量以及当时的劳动条件去理解,从而体会句子的含义。
四、在拓展延伸中学会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好好运用,所以,我们在拓展部分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让学生在延伸中学会运用。主要的是成语、比喻句、排比句、夸张句、拟人句、对联等文化语言的运用以及复述课文的运用等。例如教学对联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对联的写法,特别是平声仄声的运用,并且引导学生联系北京奥运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写写对联,虽然孩子们写的对联都比较幼稚,但自从理解对联声部的读法后,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从化市中小学生楹联大赛中有七个同学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
JRHPYW
2015-12-01 · TA获得超过39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26
采纳率:16%
帮助的人:625万
展开全部
  1. 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训练表达能力。

  2. 要时时注意学生发音,进行纠正。

  3. 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会的字,当场就进行知识补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悠游旅书
2015-02-11 · 情感答疑舒缓心情迷茫寻路
悠游旅书
采纳数:4152 获赞数:1432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类比、成语接龙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