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高晓松说:有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
展开全部
给你一篇供参考:
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
音乐名人高晓松曾说:有人问我会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作为父亲,高晓松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高晓松的育儿经,就是“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事”。
六成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的就是书本知识
据一项由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苏省吴江市、常熟市830位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知识就是数学、语文、外语这类书本上的内容。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孩子就该学对升学和考试有用的内容;上大学后孩子就该学对就业有用的内容。其理由是孩子的精力有限、自制力、控制力有限,该学的还学不完呢,何来时间学习那些一时还用不上的。
其余近四成家长则赞成孩子可以学一些“没用的”。在他们看来,凡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够丰富孩子自身的、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内容,虽然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无关,与升学无关,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都应该学。
然而,同样是这些家长,当让他们对赞成子女学点“没用的”的方式进行选择时,选择“灵活机动——看孩子学习以外有没有时间”的家长占了58.07%;选择“精神支持——说说而已”的家长占38.94%。只有16位家长选择了“大力支持”。
作为父母,究竟该不该让孩子学点“没用的”。其实,社会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十名现象”值得反思
曾被人们广泛流传的事例是,一度担任过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在上学时常常是旁骛较多,成绩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然而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才当上正教授。
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教师周武早已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会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表现出色。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看来,对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必然会抑制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保持名列前茅要用掉孩子太多的精力。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非常赞同刘道玉的观点。他说,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如何看待孩子究竟该学什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才是无用的?这取决于每一个家长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它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程度以及教养方式。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兴趣很重要,那么即便条件不好,也会尽力为孩子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天,对经济的考量,俨然成了众多父母对子女在读书、升学、留学等方面的基本依据,这让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未来,几乎都押在了对所谓好成绩、好专业的追求上了,自然无暇兼顾对那些没用的东西的认识和探索。
如果说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对于孩子而言,一切有益其健康成长的东西就都是“有用”的。孩子的本性是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
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连一点发呆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给自己正在读小学、上中学的孩子,每天用作业和各种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孩子只能起床学习,上床睡觉,累得连做梦的能力都丧失了。没有自由哪来思想,没有探索哪来成就感。如此长大的孩子在遭遇不成功的人生时,自然很难做到随遇而安。
当初的“无用”,也会成为未来的“有用”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在写给《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卷首中,引述了三个至今还能让他非常感慨的事例: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爸爸很开明:好玩就学呗。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做了全职太太,在家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做太太的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立刻发出求职申请,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任职了。
其实何止这个韩国的女孩,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的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也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还有达尔文,也曾是个小时候不务正业的孩子,看蚂蚁窝,捉蝴蝶,研究臭虫,就是不愿学习。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可是,达尔文就是从这些“打鸟、养狗、捉老鼠”的“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由此不难联想到现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已经彻底远离了“无用”。孩子的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老师和家长的每一句教诲,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就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他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中国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最“忙”的一族了。
因而,李振村指出,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会越少,自主性就会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
音乐名人高晓松曾说:有人问我会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作为父亲,高晓松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高晓松的育儿经,就是“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事”。
六成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的就是书本知识
据一项由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苏省吴江市、常熟市830位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知识就是数学、语文、外语这类书本上的内容。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孩子就该学对升学和考试有用的内容;上大学后孩子就该学对就业有用的内容。其理由是孩子的精力有限、自制力、控制力有限,该学的还学不完呢,何来时间学习那些一时还用不上的。
其余近四成家长则赞成孩子可以学一些“没用的”。在他们看来,凡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够丰富孩子自身的、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内容,虽然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无关,与升学无关,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都应该学。
然而,同样是这些家长,当让他们对赞成子女学点“没用的”的方式进行选择时,选择“灵活机动——看孩子学习以外有没有时间”的家长占了58.07%;选择“精神支持——说说而已”的家长占38.94%。只有16位家长选择了“大力支持”。
作为父母,究竟该不该让孩子学点“没用的”。其实,社会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十名现象”值得反思
曾被人们广泛流传的事例是,一度担任过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在上学时常常是旁骛较多,成绩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然而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才当上正教授。
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教师周武早已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会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表现出色。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看来,对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必然会抑制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保持名列前茅要用掉孩子太多的精力。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非常赞同刘道玉的观点。他说,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如何看待孩子究竟该学什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才是无用的?这取决于每一个家长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它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程度以及教养方式。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兴趣很重要,那么即便条件不好,也会尽力为孩子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天,对经济的考量,俨然成了众多父母对子女在读书、升学、留学等方面的基本依据,这让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未来,几乎都押在了对所谓好成绩、好专业的追求上了,自然无暇兼顾对那些没用的东西的认识和探索。
如果说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对于孩子而言,一切有益其健康成长的东西就都是“有用”的。孩子的本性是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
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连一点发呆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给自己正在读小学、上中学的孩子,每天用作业和各种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孩子只能起床学习,上床睡觉,累得连做梦的能力都丧失了。没有自由哪来思想,没有探索哪来成就感。如此长大的孩子在遭遇不成功的人生时,自然很难做到随遇而安。
当初的“无用”,也会成为未来的“有用”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在写给《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卷首中,引述了三个至今还能让他非常感慨的事例: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爸爸很开明:好玩就学呗。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做了全职太太,在家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做太太的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立刻发出求职申请,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任职了。
其实何止这个韩国的女孩,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的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也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还有达尔文,也曾是个小时候不务正业的孩子,看蚂蚁窝,捉蝴蝶,研究臭虫,就是不愿学习。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可是,达尔文就是从这些“打鸟、养狗、捉老鼠”的“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由此不难联想到现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已经彻底远离了“无用”。孩子的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老师和家长的每一句教诲,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就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他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中国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最“忙”的一族了。
因而,李振村指出,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会越少,自主性就会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