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会议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帝国主义参加
背景:
1、国际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战后初期,东亚、东南亚成为反帝斗争的中心地区,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独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二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2、矛盾斗争
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
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因此,亚非会议的召开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
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原因:
1、万隆会议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是新兴民族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场会议,会议的目的就决定了不会有帝国主义国家出席。
2、万隆会议的召开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极力阻挠,帝国主义国家反对召开这次会议,因此也抗议出席。
3、万隆会议是亚非新兴国家共同争取国家利益与民族独立的一次会议,这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方案利益根本冲突。
4、新兴民族国家有许多是在刚刚完成独立的殖民地中诞生的,与殖民主义国家有着直接冲突与对立。
扩展资料:
万隆会议的成果
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
经过充分的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项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这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崇高思想和愿望,被称之为万隆精神。十项原则包括了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隆会议
背景: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2.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
3.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4.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奋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它是亚非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会议,因此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破坏。
针对帝国主义的国家,所以他们不可能受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