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相同点是都是动作电位传达到突触前纤维末端,通过化学的或电的方式再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进行处理。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区别为:突触后电位不同、去极化不同、神经递质不同。
一、突触后电位不同
1、兴奋性突触:兴奋性突触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二、去极化不同
1、兴奋性突触:兴奋性突触是去极化性质的电位增加,可因多次兴奋性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总和,在超过阈值时,即产生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为其超极化和离子透性的增大而引起的短路效应,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减少。
三、神经递质不同
1、兴奋性突触: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前神经元时, 使之产生兴奋,由突触前末梢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
2、抑制性突触: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前神经元时, 使之产生兴奋,由突触前末梢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
参考资料来源:
2023-07-19 广告
相同点:两者均具有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如突触前膜兴奋引起Ca2+依赖性的递质释放,使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不同点:
(1)突触前膜所释放的递质不同:兴奋性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抑制性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
(2)突触后膜变化不同:兴奋性突触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产生局部超极化;
(3)机制不同:在兴奋性突触,兴奋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产生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在抑制性突触,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K+,Cl-,离子尤其是Cl-通透性增高,产生局部超级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4)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在兴奋性突触,EPSP总和达阈电位,使突触在轴突始段产生动作电位。在抑制性突触,IPSP总和,在轴突始段产生更大超级化,不能产生扩布性兴奋,表现为抑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奋性突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抑制性突触
推荐于2017-10-10
1.EPSP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
2.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EPSP和IPSP都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EPSP和IPSP都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