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内容简算技巧
2个回答
2015-04-0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数学计算简便方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最近开始进行简便计算的期末复习,在课前我进行了前测,6道题目,班级中全对的人不到一半,问题比较严重,仔细分析了其中原因,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原因和解决的
一、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
许多简便运算都是充分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的结果。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各运算定律、性质的特点,帮助他们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牢固掌握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为简便运算提供理论支柱。
错例1:378-146-104
=378-(146-104)
=378-42
=336
【错因分析】
减法的性质是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该生的本意是利用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由于对减法性质的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出错。
【解决策略】
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学生如果没有真正的理解运算性质、运算定律,那他只会模仿着例题去解题。一旦没有例题可以参照或模仿,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不清晰,极易出错。所以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理清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二、思维的灵活性是简便运算的灵魂。
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数字的特点以及数字之前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125、 25分别乘以偶数的积,可凑整的两个数加法等,以提高学生发现简算条件的能力。第二,要使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步发展,能正向也能逆向应用运算定律。如乘法分配律的正用与逆用等。
错例2:25×97+75
=(25+75)×97
=100×97
=9700
【错因分析】
上面这种现象在简便计算时出现的较多,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了简便计算后,所有的运算就都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而当碰到不能简便的运算题时,就凭着头脑中模糊的印象,乱做一气。这种现象在数学学习中是最常见的,这是由于思维的定势作用或者由知识的负迁移引起的。这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如学习两位数加法交换律后,所有的练习题都是这一类,又如在学习减法的性质后,所有的练习题也都是减法的性质。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熟练,但缺点是容易形成定势,即学什么就做什么,可以不动脑筋地依葫芦画瓢。
【解决策略】
简便计算因其突出简便的特性,容易使我们把眼光紧盯着它,以为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简便计算是四则计算中的一部分,因此,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应建立在真实的计算教学背景上,不能也不应该脱离计算教学来谈简便计算。否则,学生只能是“只见树林而不见森林”,当多种运算题型混合在一起时,有些学生就会把一些不能简便的式题乱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因此,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习题同时呈现,让学生知道有些习题通过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而有些则不能,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使计算变得复杂。
当然除此之外,学生细心的计算和认真的态度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相信这些条件都符合了之后,学生简便计算的正确率一定能有所提高。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最近开始进行简便计算的期末复习,在课前我进行了前测,6道题目,班级中全对的人不到一半,问题比较严重,仔细分析了其中原因,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原因和解决的
一、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
许多简便运算都是充分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的结果。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各运算定律、性质的特点,帮助他们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牢固掌握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为简便运算提供理论支柱。
错例1:378-146-104
=378-(146-104)
=378-42
=336
【错因分析】
减法的性质是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该生的本意是利用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由于对减法性质的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出错。
【解决策略】
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学生如果没有真正的理解运算性质、运算定律,那他只会模仿着例题去解题。一旦没有例题可以参照或模仿,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不清晰,极易出错。所以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理清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二、思维的灵活性是简便运算的灵魂。
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数字的特点以及数字之前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125、 25分别乘以偶数的积,可凑整的两个数加法等,以提高学生发现简算条件的能力。第二,要使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步发展,能正向也能逆向应用运算定律。如乘法分配律的正用与逆用等。
错例2:25×97+75
=(25+75)×97
=100×97
=9700
【错因分析】
上面这种现象在简便计算时出现的较多,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了简便计算后,所有的运算就都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而当碰到不能简便的运算题时,就凭着头脑中模糊的印象,乱做一气。这种现象在数学学习中是最常见的,这是由于思维的定势作用或者由知识的负迁移引起的。这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如学习两位数加法交换律后,所有的练习题都是这一类,又如在学习减法的性质后,所有的练习题也都是减法的性质。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熟练,但缺点是容易形成定势,即学什么就做什么,可以不动脑筋地依葫芦画瓢。
【解决策略】
简便计算因其突出简便的特性,容易使我们把眼光紧盯着它,以为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简便计算是四则计算中的一部分,因此,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应建立在真实的计算教学背景上,不能也不应该脱离计算教学来谈简便计算。否则,学生只能是“只见树林而不见森林”,当多种运算题型混合在一起时,有些学生就会把一些不能简便的式题乱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因此,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习题同时呈现,让学生知道有些习题通过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而有些则不能,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使计算变得复杂。
当然除此之外,学生细心的计算和认真的态度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相信这些条件都符合了之后,学生简便计算的正确率一定能有所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