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郑县,古县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附近,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所在地。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设郑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京兆尹(郡)。
公元前770年,郑国东迁,灭虢、郐等国,建都于洧、溱二水交汇处(故城在今新郑一带);公元前375年,韩灭郑,置郑县。秦朝建立后,始称新郑。
因郑国封地有过多次迁移,因此后来也出现了两个郑县。
在今渭南市华县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设郑县,故址在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附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京兆尹(郡)。北魏为东雍州治所。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名华州,并于县兼置华山郡。北周时郡治移今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拾村;县治移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郭村。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州废,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9年)复置华州,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更名太州,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华州。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再复名华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州治今华州镇,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县治移今高塘镇郑村;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兴华三年(公元900年)复为华州。蒙古初废郑县,辖地归华州直辖;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
在今郑州市新郑
公元前770年,郑国东迁,灭虢、郐等国,建都于洧、溱二水交汇处(故城在今新郑市区一带)。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置郑县。秦朝建立后,始称新郑。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郑州,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1953年撤销郑县,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设郑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京兆尹(郡)。
公元前770年,郑国东迁,灭虢、郐等国,建都于洧、溱二水交汇处(故城在今新郑一带);公元前375年,韩灭郑,置郑县。秦朝建立后,始称新郑。
因郑国封地有过多次迁移,因此后来也出现了两个郑县。
在今渭南市华县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设郑县,故址在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附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京兆尹(郡)。北魏为东雍州治所。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名华州,并于县兼置华山郡。北周时郡治移今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拾村;县治移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郭村。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州废,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9年)复置华州,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更名太州,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华州。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再复名华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州治今华州镇,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县治移今高塘镇郑村;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兴华三年(公元900年)复为华州。蒙古初废郑县,辖地归华州直辖;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
在今郑州市新郑
公元前770年,郑国东迁,灭虢、郐等国,建都于洧、溱二水交汇处(故城在今新郑市区一带)。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置郑县。秦朝建立后,始称新郑。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郑州,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1953年撤销郑县,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