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的人物介绍
鼹鼠
在象征意义上,鼹鼠可看做一个成人期待视野中的乖孩子,谨慎本分,心地善良,但需要通过进人社会结识良师益友,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社会习俗和规则,掌握生存和享受生活的必要知识,从而健康地成长起来。
河鼠
至于河鼠,他可以被看作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思想和人格都相对成熟的益友,对人真诚友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他一方面非常务实,精明能干,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及为人处世的道理,无论是水上的营生(游泳、划船、熟知季节变化等)还是一应家务操持(烹制美食,家常膳食,居家度日等)无所不能,在象征意义上具有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因素;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人或者说就是一个诗人,时常写些诗句抒发所思所感(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作者本人的影子)。当然,这个具备理想人格的河鼠也有精神迷茫,灵魂出窍的时候。在一个季节转换,迁徙性动物纷纷离别河岸地区的时节,河鼠遇见一个来自海外的海老鼠。在听了海外来客讲述的远游经历和迷人的海外风光之后,河鼠黯然神伤,失魂落魄,陷入了短暂的精神危机之中。好友鼹鼠及时地阻止了河鼠梦游般的离家出走。
蛤蟆
从象征意义看,蛤蟆代表着一种顽童(坏小子)的人格形象。他追求刺激,追求新奇,追求生命乐趣的彻底张扬,具体表现为“喜新厌旧”式的追新求异。在人格特征方面,蛤蟆不仅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小智若愚”,自负好胜,喜欢吹牛;而且还有些像《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性情中人,率直纯真。作为顽童,蛤蟆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特征,而且虚荣心和好胜心非常突出,喜欢听赞扬话,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是“英俊、成功、人见人爱的蛤蟆”)。用心理分析话语来说,这个“坏小子”蛤蟆代表着原发的“伊底”能量,既有旺盛的创造力,更具有强烈的破坏性。而在广泛的意义上,蛤蟆代表着一切不愿循规蹈矩的淘气儿童的心理倾向和深层愿望,包括建设性的积极因素和破坏性的消极因素。一方面蛤蟆实现了追求“不断变化的地平线”的理想,另一方面蛤蟆由于随心所欲而频频逾规,不仅在人类社会遭受重罚,经历磨难,还被动物世界的不良之徒(黄鼠狼、貂鼠等)夺走了硕大的家产。所以蛤蟆的人格倾向必须得到整合,在强化积极因素的同时,消除消极因素,由此去争取尽可能美好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狗獾
狗獾则象征着“超自我”的人格倾向。他是河岸地区的权威人物,同时又是超然在上的神秘人物。在四个动物主人公当中,狗獾的辈分是最高的,因为他是蛤蟆已故父亲的生前至交,说他是几个动物的父辈毫不为过。他是严厉的,又是慈祥的。事实上,他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来:在鼹鼠和河鼠被困于大雪纷飞的野森林中的危急时刻;在蛤蟆陷入无法自拔的疯狂行动而必须及时对他采取“挽救”措施的重要时刻;在夺回被黄鼠狼们霸占的蛤蟆府邸的惊险时刻……等等,概莫能外。
1、鼹鼠:
在象征意义上,鼹鼠可看做一个成人期待视野中的乖孩子,谨慎本分,心地善良,但需要通过进入社会结识良师益友,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社会习俗和规则,掌握生存和享受生活的必要知识,从而健康地成长起来。
2、河鼠:
他可以被看作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思想和人格都相对成熟的益友,对人真诚友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他一方面非常务实,精明能干,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及为人处世的道理,无论是水上的营生还是一应家务操持无所不能。
在象征意义上具有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因素;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人或者说就是一个诗人,时常写些诗句抒发所思所感(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作者本人的影子)。
3、蛤蟆:
从象征意义看,蛤蟆代表着一种顽童(坏小子)的人格形象。他追求刺激,追求新奇,追求生命乐趣的彻底张扬,具体表现为“喜新厌旧”式的追新求异。在人格特征方面,蛤蟆不仅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小智若愚”,自负好胜,喜欢吹牛。
而且还有些像《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性情中人,率直纯真。作为顽童,蛤蟆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特征,而且虚荣心和好胜心非常突出,喜欢听赞扬话,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是“英俊、成功、人见人爱的蛤蟆”)。
4、狗獾
狗獾则象征着“超自我”的人格倾向。他是河岸地区的权威人物,同时又是超然在上的神秘人物。在四个动物主人公当中,狗獾的辈分是最高的,因为他是蛤蟆已故父亲的生前至交,说他是几个动物的父辈毫不为过。他是严厉的,又是慈祥的。
事实上,他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来:在鼹鼠和河鼠被困于大雪纷飞的野森林中的危急时刻;在蛤蟆陷入无法自拔的疯狂行动而必须及时对他采取“挽救”措施的重要时刻;在夺回被黄鼠狼们霸占的蛤蟆府邸的惊险时刻,概莫能外。
扩展资料: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童话,发表于1908年。
《柳林风声》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
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情趣的水鼠,侠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喜欢吹牛、炫耀、追求时髦的蛤蟆,敦厚老实的水獭——他们生活在河岸或大森林里,有乐同享,有难同当。
《柳林风声》出版后,因其优美流畅、清新自如的英语散文风格和幽默精彩的童话故事而被公认为英国儿童文学乃至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曾经引起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他曾写信告诉作者,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3遍。《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在《哈利·波特》当中,赫奇帕奇的象征獾也是以书里憨厚的獾先生为原型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林风声
2013-06-07
《柳林风声》这部有趣的作品似乎介于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一方面充满着童话的想像力和虚拟风格,另一方面故事中却不乏现实生活场景,而且相当生动地表达了成人社会的行为意识。它的确不同于一般的童话,那些有关人情世相的诙谐表述,往往隐含着隽永的人生况味,作者将富于童趣的描述揉入其中,读来自然令人解颐。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四个拟人化的动物,恭顺的鼹鼠,聪明的河鼠,老成持重的獾,以及放浪不羁的蛤蟆。蛤蟆在英格兰乡间的冒险经历是书中最精彩的描写,实际上也是故事的主线。他从玩车到偷车,再由入狱到逃跑,随之被人追捕,正是这一系列情节串起了大半本,而另外三个动物对他的规劝、惩诫和真诚的帮助,则不时地交织其中。蛤蟆屡生祸端,说来跟他嗜车如命、躁动不安的习性有关,这一点也许正好表明了作者恪守传统的道德理念。这部作品初版于一九。八年,当时汽车尚问世未久,作者已敏感地意识到这玩意儿将对人类生活观念形成巨大冲击。《柳林风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出生于爱丁堡,父亲是出自老派苏格兰家庭的一名律师。由于父亲酗酒,格雷厄姆是由年长的亲戚带大的。他一家早年居住在西部高地,当他母亲死于猩红热后,孩子们都被送到外祖母家里,一处名叫库克海姆谷的村庄。这部《柳林风声》的故事场景,主要是根据那个小村庄描绘的。格雷厄姆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爱德华学院,一八七九年进入英格兰银行,终身为银行职员。起初,格雷厄姆写过一些非虚构性的轻松散文,作为消遣向期刊投稿。一八九三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异教徒文稿》,是一部描述孤儿的作品。后来一八九五年出版的《黄金时代》,一八九八年出版的《梦幻年代》,也都是以儿童题材为主的小说,这些作品都深得孩子们和成年读者的喜爱。格雷厄姆于一八九九年结婚,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在有了儿子阿里斯代尔以后,格雷厄姆写了《柳林风声》的一部分篇章,起初是作为信的形式写给寄寓在外地的儿子。小说写得非常有趣,而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却屡遭不幸。小说出版后,因为健康不佳和工作压力太大,格雷厄姆就从银行退休了。而他的儿子阿里斯代尔,一个还在牛津大学求学的青年却卧轨自杀了。格雷厄姆遭此打击,从此封笔不再创作。一九三二年六月,格雷厄姆在伯克郡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