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电影的历史
60年代初,由于政府对内实行一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纷纷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一场振兴巴西电影的新电影运动。评论家D.内维斯、S.奥古斯托以及导演罗查,G.、迭戈斯,C.等人以都市大学活动中心的刊物《都市》为阵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反对商业化的巴西电影,反对好莱坞对巴西电影实行的殖民化,以面对现实为原则,主张创立植根于巴西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电影。
新电影运动一方面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使用非职业演员和采用实景拍摄的方法,另一方面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低成本独立制片方针。新电影的导演们把目光投向巴西社会的阴暗角落(贫民窟和内地),揭露社会矛盾。这时期的重要影片除纪录片《五访贫民窟》(1960)、《海角游艺会》(1960)等外,故事片有P.C.萨拉塞尼的《卡伊萨斯港》(1962)、A.杜亚尔特的《还愿者》(1962)、葡萄牙电影导演R.格拉的《卑鄙的人》(1962)和《枪》(1964)、迭戈斯的《悠扬笛声》(1964)、多斯-桑托斯的《干涸的生命》(1963)、罗查的《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等。1964年军事政变后,新电影的导演们把视线从农村转向城市,拍摄了一些针对反动当局的思想激进的影片。如罗查,G.的《苦恼的国度》(1967)、迭戈斯,C.的《大城市》(1960)、L.伊尔茨曼的《死者》(1965)、多斯-桑托斯的《爱的饥饿》(1968)等。这些影片反映了人民对时局变化的困惑、悲观、愤懑与失望。影片的主人公多号召用暴力来摆脱困境。 80年代初,巴西电影不但产量可观,而且不少影片在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如G.萨尔诺的《德尔米罗·戈维亚上校》(1979)、L.伊尔茨曼的《他们不穿礼服》(1981)、若奥·巴蒂斯塔·德·安得拉德的《被榨干的人》(1981)、日裔女导演山崎静的《异乡泪》(1980)、迭戈斯的《再见,巴西》(1980)和《逃奴堡》(1984)、巴本科,H.的《佩绍特》(1980)和《蜘蛛女之吻》(1985)等。
自1965年起,在不同城市举办本国电影节。1975年成立巴西电影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