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品课上提高学生的问题意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去培育。进入新的世纪,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人,必须从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入手。
一、学生问题意识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作为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问题意识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都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具体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实践活动中,遇到或是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这就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地探究和思索。现代教学方式应该注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首要条件是问题意识。不仅研究者要有问题意识,一切受教育者都要有问题意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是产生问题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带着问题学习研究,带着更多问题出去。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国教育家洪堡(Von Humboldt)认为,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新与不断反思的精神。所以顺应社会历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标准,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特别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问题意识”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和互动性原则的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著名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认为,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真正有价值的大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掌握普遍的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物。“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的知识才是有价值。”[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其主动自觉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去激发,通过解决问题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实生活是学生问题意识之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相关,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变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疑惑问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当代大学生又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他们善于观察、思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给学生展示自己思想的机会,在平等的交流中澄清疑惑,解决问题,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身边的事例去说明深刻的理论问题,这样才会使学生对理论不至于感到深奥和难以理解,从而引起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兴趣。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把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产生新的问题意识,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
(1)问题的提出主要来源于教师。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难得有学生主动要求回答,更不要说主动提问了。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道尊严”仍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质疑、对老师发问很容易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大;二是传统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吸纳,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导致问题的提出主要来源于教师。
(2)学生很少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它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的展示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单调、乏味,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更懒得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也存在不敢提出问题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但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害怕受到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便把问题深埋在心底。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也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从而造成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不会提出问题的情况。有的学生不敢问或不愿问,是因为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善待,如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害怕同学会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等等。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便会形成惰性,造成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老师、专家传授的知识,迷信于权威、书本,从不奢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至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也难以探究出新的答案。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无形当中被抹煞。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颇有成效,许多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被严厉批驳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有着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实际上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愿意去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另外,教师经常回答不了或回答不好学生的问题,也是造成学生“没有”问题的原因。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多方面的障碍,使其问题意识日趋薄弱。特别是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更多的是接受,而少了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缺失实践教学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使学生没有机会了解现实,无从发现问题。这是因为:一是教学时间少,课时不够用;二是调课麻烦,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财力缺乏,各院系没有社会实践活动资金;四是既影响他人,又费力费神,并不在学生考试范围之中和教师工作量考核范围之内,学生没热情,老师图省事;五是外出责任大,有安全风险,教师有顾虑。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束缚下,大多数院校还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2002年一项由教育部科教司等部门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表明,认为教师教学是“灌输式”的中学生高达46.5%,大学生也高达44%。[2]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突出,主要表现在上课走神、质疑困难、理解能力差、思考方式不正确等。教学方式的不灵活,禁锢了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尊重蜕变为对教材和教师权威的崇拜,不敢有不同见解和怀疑。这种接受式学习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奴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
(3)传统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标准化试题和试题库制度有它的优点,但对理论联系教育实际,而教育又随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这样的考试制度利少弊多。高等教育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内容可以较稳定地进入试题库,但高等教育不能囿于书本,应扩大信息量,应带有研究性质,然而这些带有教师个人研究因素的内容,却很难进入试题库。社会发展很快,教育发展也很快,教育不断面临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即使有些进入试题库,也往往落后于现实。标准化试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死胡同,学生平时学习轻松,期末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限制师生的自主性,束缚头脑,使学生不得不远离教育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从而影响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的效果。
三、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发扬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工作,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教育观念上的一些误区。过去,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人才”和“好学生”的评价标准,许多教师倾向于学习好(实际上指考试成绩好)、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不越雷池一步;而对于想象力丰富、敢于质疑、标新立异的学生则有排斥心理。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这些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这一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和谐氛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为此,教师要有胆识、有魄力,放下架子,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良好的师生氛围中,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大胆、自由地去疑问、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充分体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喜悦与满足,品尝“曲径探幽”的艰辛和“柳暗花明”的惊喜。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只有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才能使学生与教师平等地对话,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营造教学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现代认知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主动建构。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主体,摈弃传统教学中把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弱到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方法,设疑导思。比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设想,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讨论为主,提出各自的问题及观点,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开发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并就其问题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培养科学素养。同时,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课堂纪律的约束,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着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是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的,它能够引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走向,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思维状态,问题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的向导、指南。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多媒体教学是引发问题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要探索的主题图文并茂、情境鲜活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变得活跃,进而迸发出问题的火花。比如,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章中的“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可以把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时局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内容、《中葡友好通商章程》的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败逃等影像和文字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照历史、分析比较,探寻港、澳、台问题形成的诸多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区别,使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
一、学生问题意识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作为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问题意识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都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具体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实践活动中,遇到或是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这就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地探究和思索。现代教学方式应该注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首要条件是问题意识。不仅研究者要有问题意识,一切受教育者都要有问题意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是产生问题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带着问题学习研究,带着更多问题出去。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国教育家洪堡(Von Humboldt)认为,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新与不断反思的精神。所以顺应社会历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标准,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特别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问题意识”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和互动性原则的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著名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认为,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真正有价值的大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掌握普遍的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物。“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的知识才是有价值。”[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其主动自觉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去激发,通过解决问题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实生活是学生问题意识之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相关,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变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疑惑问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当代大学生又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他们善于观察、思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给学生展示自己思想的机会,在平等的交流中澄清疑惑,解决问题,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身边的事例去说明深刻的理论问题,这样才会使学生对理论不至于感到深奥和难以理解,从而引起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兴趣。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把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产生新的问题意识,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
(1)问题的提出主要来源于教师。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难得有学生主动要求回答,更不要说主动提问了。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道尊严”仍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质疑、对老师发问很容易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大;二是传统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吸纳,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导致问题的提出主要来源于教师。
(2)学生很少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它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的展示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单调、乏味,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更懒得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也存在不敢提出问题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但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害怕受到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便把问题深埋在心底。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也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从而造成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不会提出问题的情况。有的学生不敢问或不愿问,是因为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善待,如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害怕同学会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等等。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便会形成惰性,造成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老师、专家传授的知识,迷信于权威、书本,从不奢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至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也难以探究出新的答案。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无形当中被抹煞。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颇有成效,许多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被严厉批驳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有着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实际上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愿意去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另外,教师经常回答不了或回答不好学生的问题,也是造成学生“没有”问题的原因。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多方面的障碍,使其问题意识日趋薄弱。特别是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更多的是接受,而少了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缺失实践教学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使学生没有机会了解现实,无从发现问题。这是因为:一是教学时间少,课时不够用;二是调课麻烦,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财力缺乏,各院系没有社会实践活动资金;四是既影响他人,又费力费神,并不在学生考试范围之中和教师工作量考核范围之内,学生没热情,老师图省事;五是外出责任大,有安全风险,教师有顾虑。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束缚下,大多数院校还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2002年一项由教育部科教司等部门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表明,认为教师教学是“灌输式”的中学生高达46.5%,大学生也高达44%。[2]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突出,主要表现在上课走神、质疑困难、理解能力差、思考方式不正确等。教学方式的不灵活,禁锢了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尊重蜕变为对教材和教师权威的崇拜,不敢有不同见解和怀疑。这种接受式学习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奴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
(3)传统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标准化试题和试题库制度有它的优点,但对理论联系教育实际,而教育又随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这样的考试制度利少弊多。高等教育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内容可以较稳定地进入试题库,但高等教育不能囿于书本,应扩大信息量,应带有研究性质,然而这些带有教师个人研究因素的内容,却很难进入试题库。社会发展很快,教育发展也很快,教育不断面临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即使有些进入试题库,也往往落后于现实。标准化试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死胡同,学生平时学习轻松,期末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限制师生的自主性,束缚头脑,使学生不得不远离教育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从而影响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的效果。
三、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发扬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工作,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教育观念上的一些误区。过去,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人才”和“好学生”的评价标准,许多教师倾向于学习好(实际上指考试成绩好)、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不越雷池一步;而对于想象力丰富、敢于质疑、标新立异的学生则有排斥心理。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这些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这一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和谐氛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为此,教师要有胆识、有魄力,放下架子,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良好的师生氛围中,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大胆、自由地去疑问、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充分体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喜悦与满足,品尝“曲径探幽”的艰辛和“柳暗花明”的惊喜。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只有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才能使学生与教师平等地对话,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营造教学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现代认知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主动建构。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主体,摈弃传统教学中把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弱到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方法,设疑导思。比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设想,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讨论为主,提出各自的问题及观点,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开发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并就其问题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培养科学素养。同时,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课堂纪律的约束,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着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是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的,它能够引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走向,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思维状态,问题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的向导、指南。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多媒体教学是引发问题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要探索的主题图文并茂、情境鲜活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变得活跃,进而迸发出问题的火花。比如,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章中的“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可以把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时局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内容、《中葡友好通商章程》的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败逃等影像和文字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照历史、分析比较,探寻港、澳、台问题形成的诸多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区别,使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