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写作文?以及怎样培养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文章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不足,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二、做好写作前的积累工作
1、词语的积累
写好一片文章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语。否则写作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源”与“本”,即丰富多彩的词语积累。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教师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如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要求他们把学过或读过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汇成语句集锦,由他们自己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其意义和用法,逐步掌握并学以致用。对于学生词语积累这项工作我坚持天天检查,并在全班内进行评比交流。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2、素材的积累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通过写日记,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选择日记的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要求他们每天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成日记,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始时,我并不限制日记的内容和字数的多少,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几语,但是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和批改。在交来的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的像流水账,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学生动笔就给予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老师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了自觉写的良好习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消除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写是不能与读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本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宁夏南部山区吊庄移民过来的,学生知识面狭小,家庭条件又差,基本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紧抓教材,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的叙事能力。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并参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运用课文中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情绪高涨,写出的作文也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每周周末到市图书馆为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此类对作文指导有益的书籍,并倡导他们互换彼此的课外读物,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阅读《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又从中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文课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我组织全班学生阅读交流并写出读后感,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四、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
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说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克服胆小怕事的性格。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堂语文课的说话训练让优等生说出读过的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说出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说出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写出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文章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优美的语段,写出读后感或观后感。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促使学生养成了爱写的习惯。
五、传授学生一定的作文知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文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每期的板报内容都能熟读背诵,因此我以板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如《这件事真令我难忘》,《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步懂得记人、记事的方法。但问题又来了,文章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人物性格不鲜明。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写具体》、《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六、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
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学无固定的模式,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可造就的。只有循序渐进、大胆改革创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文章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不足,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二、做好写作前的积累工作
1、词语的积累
写好一片文章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语。否则写作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源”与“本”,即丰富多彩的词语积累。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教师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如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要求他们把学过或读过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汇成语句集锦,由他们自己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其意义和用法,逐步掌握并学以致用。对于学生词语积累这项工作我坚持天天检查,并在全班内进行评比交流。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2、素材的积累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通过写日记,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选择日记的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要求他们每天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成日记,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始时,我并不限制日记的内容和字数的多少,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几语,但是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和批改。在交来的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的像流水账,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学生动笔就给予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老师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了自觉写的良好习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消除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写是不能与读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本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宁夏南部山区吊庄移民过来的,学生知识面狭小,家庭条件又差,基本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紧抓教材,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的叙事能力。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并参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运用课文中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情绪高涨,写出的作文也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每周周末到市图书馆为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此类对作文指导有益的书籍,并倡导他们互换彼此的课外读物,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阅读《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又从中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文课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我组织全班学生阅读交流并写出读后感,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四、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
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说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克服胆小怕事的性格。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堂语文课的说话训练让优等生说出读过的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说出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说出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写出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文章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优美的语段,写出读后感或观后感。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促使学生养成了爱写的习惯。
五、传授学生一定的作文知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文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每期的板报内容都能熟读背诵,因此我以板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如《这件事真令我难忘》,《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步懂得记人、记事的方法。但问题又来了,文章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人物性格不鲜明。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写具体》、《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六、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
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学无固定的模式,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可造就的。只有循序渐进、大胆改革创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