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
1个回答
2016-12-26
展开全部
突破作文难点,走出习作“困境”
当我再次进行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时,不由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小学生普遍厌恶作文、畏惧作文的心理状态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进人“引笔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学生毕竟太少。特别是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怎样把这些不会写作的天真儿童带进习作的乐园,引起了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深深忧虑。
小学生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内容详略得当才能重点突出,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学生往往不分主次,要么都很简略、空泛;要么处处详写,繁琐冗长;甚至主次颠倒,喧宾夺主。总之,如何做到有详有略,详细得当,成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难点。
把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来放在这里,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面对这个课题,我深知“忧”不如“思”,“思”不如“做”。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究,大胆实践,努力寻求一条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点,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的方法。怎样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点,走出作文的困境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肤浅的认识。
一、突破作文难点,引导学生思维规律,让学生尝试习作的乐趣。
怎样突破记叙文内容详略得当这个难点,让学生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一)是布置观察提纲,使学生有详有略地进行观察;二是指导学生拟定作文提纲,教给详写和略写的方法。比如写《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篇作文。这里展出了成千上万的生物标本,学生写作的难点就是怎样选取素材,怎样安排详略。为了备好课,我分三步走。我事先去参观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些什么?指导课上突破什么难点?老师的头脑中要有蓝图。回来后给学生上参观前的“预备课”,课上指导以下几点:
1.介绍展览室的布局与内容。
2.指导怎么看,提三点要求:
①按展厅的空间位置观察。
②分门分类地看(有的浏览,有的详看。)
③注意观察生物的特点。
3.指导参观时记哪些内容。
①浏览的内容,只记自己喜爱的生物名称。(展出的系目有“门、纲、目、科、属、种”如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学生记起来困难。)
②细致观察的动物,从各展室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种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神态记下来。
③把同学们参观时赞美的语言及自己的想法,感情摘记下来。
(二)参观时做现场指导。讲解必要的知识,提示要点。学生边看边记,边听边想。有的粗看,有的细看,有的记得多,有的记得少。观察的粗细,记录的多少,为作文的详略做了必要的准备。
(三)是作文指导课。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回忆参观时的情景,在头脑中重现了一幅幅的画面。我引导学生谈参观的感受,他们都说,大自然是美好的,是奇妙无穷的,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这实际上是确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指导学生按参观的顺序组织、选取材料,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同学们凭借参观时的印象和手头的摘记,对于自己最喜爱的那一两种动物,写得都比较详细、具体。对于三个展厅的主要内容都能简略地记叙。作文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了。
文章有了详略,如何进一步把详写部分写得具体、形象,还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二、让学生走出习作“困境”,享受习作的乐趣。
1.教学生观察生活,走出“没的可写”的困境。
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刚学会的实验,亲手制作的工艺;起飞的飞机,喧闹的山泉……这些都被学生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学生感到“没的内容可写”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感受生活。
(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
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每接一个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评。写随笔,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写班级、写学校、写社会……。作文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真是小到自我,大到宇宙,尽入笔下。学生说到随笔,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那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渐渐的,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观察。 在观察中,我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便认为在作文中联系实际发发牢骚就是有真情实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跟学生分析,生活中确实有不平等、不公平……这些不承认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从你呱呱落地到现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是承受的阳光雨露多,还是遭受的急风暴雨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今人痛恨,应该唾骂,但决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经过我的引导,许多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写出的东西一方面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不是吗?,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壶水翻滚的启发下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是说,生活中时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2.教学生具体描写,走出“不会写作”的困境。
当学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再遇到的难题就是“怎么写”了。帮助学生走出这一困境的办法是:
(1)选择真实事情,写出真实感受。
今年春天,沙尘暴天气时常发生,有一个同学在文中这样写到:“今天的风太大了,天空变成了灰黄色,太阳已不在刺眼,变得暗暗的。小鸟不见了,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叶在天空中飞舞,怎么落也落不到地上。校园里的地面被风刮得跟扫过一样。”这段描写生动具体,这与学生的亲身经历不无关系。如何是亲身经历的真实的事情,即使平时并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也具体生动多了。
(2)认清事物联系,写出事件细节。
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学生在开始写一件事情时,不懂得叙述周围的环境。以后逐步懂得写环境的重要性了,却常常只是写上一两句比较空洞的话。如写“六一”联欢会,有的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写:“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我们在班里开了一个隆重的联欢会。我们的教室布置得很好看。同学们都很高兴。”显然这个同学知道布置教室开联欢会与学生高兴的心情有联系,但就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一过程写具体。我就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在教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怎么布置的?学生们这才回忆起那天我们的教室里挂了许多拉花,吹起许多欢乐球以及做游戏的物品……于是同学们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文章就具体多了。
3.教学生学会想象,走进 “享受作文”的境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缺乏是制约学生作文成功的最大因素,因此,作文教学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课开始,老师激动地说:“同学们,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是变幻难以置信的时代。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以及未来的你们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又会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的界限,来到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好不好?”“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人说:“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好的作文题目能吸引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你们准备为自己的习作起一个怎样的题目呢?”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2040年我的一项设计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我梦见自己……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未来的学校……
你们的作文题目仿佛是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那样的引人遐想,让人深思。透过精彩的题目,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神奇的画面,一个个醉人的故事。听着老师的导语,学生都很兴奋。
三、利用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
1.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2.练是关键,练说练写要抓住课堂中的适当时机。
习作教学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习作教学的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矛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在农村,有一些老师说:“农村信息闭塞,学生见闻受到限制,缺少课外读物,所以作文学生觉得可写的东西不多。”其实不然,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农村的优势,挖掘作文源泉。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容。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如写“难忘的一件事”,可以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到少年,从校内到校外。说说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受教训的、后悔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大的”一件事。这样可使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惊叹题意的广泛,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再让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客套话一大堆了。
(3)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3.教师重视作文讲评,利用讲评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⑧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呵护学生作文中的童真。我们面前的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充满稚气。他们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对待一切,在作文中也不时闪烁着孩子的童言。对此,作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作文讲评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们作文中那无邪的童真,不能扼杀掉孩子的童真。如有一位学生写到他帮过路的叔叔捡掉在地上的苹果后,那位叔叔送了他一个,他很高兴地接过来,因为他很喜欢吃苹果。而另外的一位学生却写道:我对叔叔说:“不用,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看出来,第一位学生写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童真,我们又怎能说他馋嘴呢?说他没有好思想呢?怎能让他把这段话修改掉呢?
(4)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践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再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最后在作文讲评课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能欣赏到自己的作品是最令他们快乐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为了能让学生尝到习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我是这样做的:如果是上课小练笔,我就让学生当时朗读给大家听,而且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如果是生活中的感悟而写的作品,我就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互相阅读,如果是教材中的习作,我不但在讲评时展示给大家,而且还让学生出在板报板报上,让大家尽情欣赏。另外,我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一份,或者保存下来。这样种种做法,既鼓励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都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努力,定会让学生由“怕作文”到“盼作文”,最终达到轻松作文,享受作文。
当我再次进行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时,不由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小学生普遍厌恶作文、畏惧作文的心理状态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进人“引笔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学生毕竟太少。特别是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怎样把这些不会写作的天真儿童带进习作的乐园,引起了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深深忧虑。
小学生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内容详略得当才能重点突出,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学生往往不分主次,要么都很简略、空泛;要么处处详写,繁琐冗长;甚至主次颠倒,喧宾夺主。总之,如何做到有详有略,详细得当,成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难点。
把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来放在这里,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面对这个课题,我深知“忧”不如“思”,“思”不如“做”。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究,大胆实践,努力寻求一条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点,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的方法。怎样帮助学生突破作文难点,走出作文的困境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肤浅的认识。
一、突破作文难点,引导学生思维规律,让学生尝试习作的乐趣。
怎样突破记叙文内容详略得当这个难点,让学生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一)是布置观察提纲,使学生有详有略地进行观察;二是指导学生拟定作文提纲,教给详写和略写的方法。比如写《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篇作文。这里展出了成千上万的生物标本,学生写作的难点就是怎样选取素材,怎样安排详略。为了备好课,我分三步走。我事先去参观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些什么?指导课上突破什么难点?老师的头脑中要有蓝图。回来后给学生上参观前的“预备课”,课上指导以下几点:
1.介绍展览室的布局与内容。
2.指导怎么看,提三点要求:
①按展厅的空间位置观察。
②分门分类地看(有的浏览,有的详看。)
③注意观察生物的特点。
3.指导参观时记哪些内容。
①浏览的内容,只记自己喜爱的生物名称。(展出的系目有“门、纲、目、科、属、种”如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学生记起来困难。)
②细致观察的动物,从各展室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种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神态记下来。
③把同学们参观时赞美的语言及自己的想法,感情摘记下来。
(二)参观时做现场指导。讲解必要的知识,提示要点。学生边看边记,边听边想。有的粗看,有的细看,有的记得多,有的记得少。观察的粗细,记录的多少,为作文的详略做了必要的准备。
(三)是作文指导课。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回忆参观时的情景,在头脑中重现了一幅幅的画面。我引导学生谈参观的感受,他们都说,大自然是美好的,是奇妙无穷的,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这实际上是确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指导学生按参观的顺序组织、选取材料,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同学们凭借参观时的印象和手头的摘记,对于自己最喜爱的那一两种动物,写得都比较详细、具体。对于三个展厅的主要内容都能简略地记叙。作文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了。
文章有了详略,如何进一步把详写部分写得具体、形象,还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二、让学生走出习作“困境”,享受习作的乐趣。
1.教学生观察生活,走出“没的可写”的困境。
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刚学会的实验,亲手制作的工艺;起飞的飞机,喧闹的山泉……这些都被学生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学生感到“没的内容可写”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感受生活。
(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
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每接一个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评。写随笔,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写班级、写学校、写社会……。作文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真是小到自我,大到宇宙,尽入笔下。学生说到随笔,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那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渐渐的,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观察。 在观察中,我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便认为在作文中联系实际发发牢骚就是有真情实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跟学生分析,生活中确实有不平等、不公平……这些不承认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从你呱呱落地到现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是承受的阳光雨露多,还是遭受的急风暴雨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今人痛恨,应该唾骂,但决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经过我的引导,许多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写出的东西一方面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不是吗?,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壶水翻滚的启发下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是说,生活中时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2.教学生具体描写,走出“不会写作”的困境。
当学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再遇到的难题就是“怎么写”了。帮助学生走出这一困境的办法是:
(1)选择真实事情,写出真实感受。
今年春天,沙尘暴天气时常发生,有一个同学在文中这样写到:“今天的风太大了,天空变成了灰黄色,太阳已不在刺眼,变得暗暗的。小鸟不见了,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叶在天空中飞舞,怎么落也落不到地上。校园里的地面被风刮得跟扫过一样。”这段描写生动具体,这与学生的亲身经历不无关系。如何是亲身经历的真实的事情,即使平时并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也具体生动多了。
(2)认清事物联系,写出事件细节。
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学生在开始写一件事情时,不懂得叙述周围的环境。以后逐步懂得写环境的重要性了,却常常只是写上一两句比较空洞的话。如写“六一”联欢会,有的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写:“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我们在班里开了一个隆重的联欢会。我们的教室布置得很好看。同学们都很高兴。”显然这个同学知道布置教室开联欢会与学生高兴的心情有联系,但就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一过程写具体。我就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在教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怎么布置的?学生们这才回忆起那天我们的教室里挂了许多拉花,吹起许多欢乐球以及做游戏的物品……于是同学们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文章就具体多了。
3.教学生学会想象,走进 “享受作文”的境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缺乏是制约学生作文成功的最大因素,因此,作文教学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课开始,老师激动地说:“同学们,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是变幻难以置信的时代。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以及未来的你们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又会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的界限,来到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好不好?”“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人说:“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好的作文题目能吸引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你们准备为自己的习作起一个怎样的题目呢?”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2040年我的一项设计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我梦见自己……
生:我的习作题目是——未来的学校……
你们的作文题目仿佛是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那样的引人遐想,让人深思。透过精彩的题目,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神奇的画面,一个个醉人的故事。听着老师的导语,学生都很兴奋。
三、利用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
1.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2.练是关键,练说练写要抓住课堂中的适当时机。
习作教学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习作教学的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矛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在农村,有一些老师说:“农村信息闭塞,学生见闻受到限制,缺少课外读物,所以作文学生觉得可写的东西不多。”其实不然,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农村的优势,挖掘作文源泉。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容。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如写“难忘的一件事”,可以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到少年,从校内到校外。说说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受教训的、后悔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大的”一件事。这样可使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惊叹题意的广泛,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再让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客套话一大堆了。
(3)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3.教师重视作文讲评,利用讲评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⑧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呵护学生作文中的童真。我们面前的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充满稚气。他们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对待一切,在作文中也不时闪烁着孩子的童言。对此,作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作文讲评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们作文中那无邪的童真,不能扼杀掉孩子的童真。如有一位学生写到他帮过路的叔叔捡掉在地上的苹果后,那位叔叔送了他一个,他很高兴地接过来,因为他很喜欢吃苹果。而另外的一位学生却写道:我对叔叔说:“不用,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看出来,第一位学生写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童真,我们又怎能说他馋嘴呢?说他没有好思想呢?怎能让他把这段话修改掉呢?
(4)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践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再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最后在作文讲评课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能欣赏到自己的作品是最令他们快乐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为了能让学生尝到习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我是这样做的:如果是上课小练笔,我就让学生当时朗读给大家听,而且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如果是生活中的感悟而写的作品,我就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互相阅读,如果是教材中的习作,我不但在讲评时展示给大家,而且还让学生出在板报板报上,让大家尽情欣赏。另外,我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一份,或者保存下来。这样种种做法,既鼓励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都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努力,定会让学生由“怕作文”到“盼作文”,最终达到轻松作文,享受作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