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的成语故事

 我来答
暴走爱生活55
高能答主

2019-01-02 · 我是生活小达人,乐于助人就是我
暴走爱生活55
采纳数:4155 获赞数:16928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

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

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白话文: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解析】

博大精深

1、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白话文:“到现在读书,如果揭日月而行千年,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是近代学者所及。”

3、示例:瑚之为学,博大精深,以经世自任。 ——《清史稿·陆世仪传》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思想与知识等

【反义词解析】

不学无术

1、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出自:《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白话文:“然而,霍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3、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学富五车

百度百科-博大精深

百度百科-不学无术

lyzhycy
推荐于2018-04-10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080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577万
展开全部
学富五车的典故
我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那些读书多、有学问、知识渊博的人。“学富五车”是指此人看的书可以装下五车吗?
首先来明确一下五车书有多少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是用竹子、木片做成的简和牍,简牍很重,当时的车又为马车。据《墨子》记载,造得极好的车可以“任五十石之重”。这样下来,五车书最多也就是二百五十石(担):而又据《汉书·刑法志》记载,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悬)石之一”,即秦始皇白天审理案件,晚上看书,每日处理一石重的公文。按此计算五车书最多二百五十天就看完了。这对现在有学问的人来说,也不是很多,为什么要用来形容人学问大呢?
其实,“学富五车”语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里的“书”用为动词,是“写”的意思。原本是庄子用夸张的手法来批评惠施,说他很会方术,虽然写的书都可以装下五车了,但他所说的道理有很多是错误和杂乱的,他的言语多有不当之处。意思是说他写得多,错得也多。后人截取了原文中的前两句“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片面地理解为惠施读了五车书,并将这里的书理解为五车纸质的书而非竹简书。
这样,“学富五车”便逐渐偏离了庄子最初的原意,从最初的写了五车竹简木牍书变成了读了五车纸质的书,词意也从最初的贬义转化为褒义,成了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知识渊博的代名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戢运洁高斌
2020-03-27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931万
展开全部
成语典故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国兴衰,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释义
"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斡旋五国兴衰,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写。"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车,古时候比喻国家。
学富五车,中国成语。形容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学富五车——竹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殚见洽闻。
【反义词】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04-10
展开全部
学富五车,中国成语。形容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霜漫慈臻
2019-01-19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844万
展开全部
学富五车,中国成语。形容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折叠典源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学富五车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译文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国兴衰,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释义
"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斡旋五国兴衰,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写。"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车,古时候比喻国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