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爱啃手指甲,一般是因为母亲哺乳期时间较短所致,一般6岁后会慢慢消失;6岁以上的孩子还啃手指甲,这很可能就是焦虑症的表现,这些孩子往往在心理需求上得不到满足,在情绪焦虑时,就会以啃手指甲的行为来暂时缓解压力。
对待孩子啃手指甲的行为,不能打骂和斥责,而必须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解决其存在的焦虑情绪问题。
扩展资料:
心理学研究为孩子找到了吃手和啃咬物品的正当理由,也维护了小婴儿吃手的权力,因为这是婴儿学习和探索物体的特殊行为,是婴儿大脑发育、心理发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正如弗洛伊德和阿里克森所说:早期婴儿的口部运作是心理的核心。
婴儿吃手是自我认识的开始。小婴儿在开始吃手或脚时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手、自己的脚,在反复吃手吃脚的过程中发现,这原来是我自己的手、自己的脚,我自己是可以支配的,只要想吃,随时可以吃到,这逐渐发展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是心理成长、成熟所必需的。
从小婴儿起完全被阻断吃手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有焦虑、多疑、敏感、胆怯的性格特点。
婴儿啃咬玩具是婴儿学习、探索物体的特殊行为。从出生起,孩子身体各部位活动还不够自主,惟有口唇是最灵活、最敏感的部位,能灵活地吸吮,感知奶水的冷热,还能回应大人的口唇游戏,以后随着孩子的长大,最先能支配、能灵活运用、能感知外界事物不同的也是口唇,很像成人灵敏的手指触觉。
婴儿在啃咬东西的时候,能获取信息,即感知到物体的冷、热、软、硬,及酸、甜、苦、辣,这种感知作为经验,被记忆、贮存在大脑中,这种经验越多、越丰富,越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最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吃手啃玩具,还会降低口腔敏感性,对以后顺利添加辅食、接受固体食物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小婴儿吸手指-百度百科
造成咬指甲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扩展资料:
咬指甲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消除造成小儿紧张的一切因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父母对患儿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患儿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多让小儿参加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当孩子出现咬指甲时,家长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等。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用苦味或辣味剂涂搽指甲等强制方法效果差。频繁出现可到医院进行矫正,行为矫治疗法如强化济、消退法、厌恶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治疗方案,由家长协助实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的效果取决于医生、家长和患儿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并要持之以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咬指甲
小孩出现爱啃指甲的状况,一般说来有以下三种可能,缺乏微量元素、精神紧张或单纯是一种坏毛病。首先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看到底缺乏哪种微量元素,然后进行有目的地补充。如果孩子还伴随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有蛔虫等症状,缺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一定要检查后再做判断。
如果并不缺乏微量元素,则可能是孩子精神紧张,或者养成了啃指甲的坏习惯。这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关注,用正确的办法加以纠正,而不是在其啃指甲时一味呵斥,以关爱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不要啃,告诉他这样会使细菌进到肚子里引起疾病等,并且用做游戏等其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缓解孩子的精神紧张。
扩展资料:
如何清理指甲:
1、用牙签抠出来,指甲里的污垢可以用牙签抠出来,细细的牙签很合适做这样的工作。不过用牙签抠指甲缝的时候要注意力道,不要刮伤了指甲,或者可以在牙签上包一点纸巾或是棉签上的棉花来缓冲力道。
2、浸泡肥皂水,把手放在肥皂水里浸泡,可以软化指甲,把指甲缝里的污垢清理出来。或者用手指甲抠肥皂,让指甲里都有肥皂屑,然后放在温水里浸泡清洗,滑滑的肥皂可以有效清理出指甲缝里的污垢。
3、用牙刷清理,指甲缝里的污垢也可以用牙刷来清理。已经废弃的牙刷不要扔掉,留起来刷指甲,牙刷的毛又细又软,可以在指甲缝上抹点牙膏,然后用牙刷轻轻地刷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