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了皇权,杀了很多功臣,为何不杀程咬金呢?
武则天为了皇权,杀了很多功臣,为何不杀程咬金及其后人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都充满传奇。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男权思想极其严重的环境下,她能够脱颖而出,不得不说她的智慧和手段都是十分厉害的。
武则天最开始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很不得宠。太宗去世后,因为她没有子嗣,所以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在这期间,她和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治好上了。李治当上皇帝后,想方设法把她接回来了。后来她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在佐持朝政三十年后,67岁时,她登上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女皇。
武则天的称帝之路,可以说是非常狠的,因为当时有很多忠于李唐的功臣们,特别是跟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那帮人,可以说毫无二心忠心耿耿,武则天想要登基,那么这些人就是最大的阻碍。武则天在准备称帝的过程中,对那些忠于李唐的势力,开始大肆清洗诛杀,不过这时早就没有唐朝开国功臣还在人世的。武则天的清洗涉及到不少开国功臣后人,如对武则天有大恩的李勣,其孙子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被击败后家族遭诛灭。称帝后,又发生了徐敬业反叛事件,于是武则天就提拔了一批酷吏,酷吏们以清查徐敬业同党为名,大肆株连,为武则天清除了许多有威胁的政敌。
但是为什么武则天就没有动程咬金及后人呢?
随着很多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影视剧的热播,相信很多人都对程咬金不陌生吧。大家耳熟能详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就是源于程咬金的事迹。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跟着李世民打宋金刚窦建德等人,就连李世民逼着自己老爹退位,都有程咬金的一份功劳,算是唐朝的开国名将,而且在军中的权力也是很大,但是武则天为什么就不动他呢?
有人说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程咬金已经死了。但是武则天要当皇帝,要等到当上皇帝后才对反对她的人下手吗?要真是那样,她还能当上皇帝吗?实际武则天很早就在为自己的霸业铲除后患了。
在程咬金去世前十年的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强烈反对,因此得罪了武则天。公元659年,武则天借助许敬宗和李治之手,把婆婆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最为交好的朋友长孙无忌赶出长安,之后长孙无忌被逼上吊自尽,唐高宗李治彻底打垮了舅舅长孙无忌的庞大势力。拔出了这根肉中刺后,武则天才算长长地喘了一口气。
程咬金去世前一年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感到武则天权势越来越大带来的威胁,想废掉武则天,让宰相上官仪起草诏书。诏书未发被武则天发现,武则天软硬兼施下李治取消废后,其后上官仪被抄家灭族。
程咬金在公元665年去世,去世的时候已经76岁,是凌烟阁24功臣里面最后一个去世的。程咬金去世前五年,唐高宗李治风疾发作,重病无法处理政事,让武则天帮助处理政事,武则天自此掌握大权。武则天在废后事件后开始和李治一起上朝听政,被尊为二圣。武则天此时的权势之大,唐高宗李治基本也没有能力取消她的权力了。
武则天不动程咬金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
1.一直远离朝廷,也没有公开反对武则天
在武则天的夺权路上,她的主要对手是先朝遗老。而作为武将,程咬金在外任左屯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等职务。统兵在外,程咬金一直远离朝廷。程咬金也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武则天,所以武则天自然不会对他以及他的后代大下杀手,毕竟这还涉及到,安抚人心的政治因素。
2.对权力欲望很小,提前退休
程咬金不会像长孙家族一样,干预李治的朝政和后宫之事,相反,他对权力的欲望很小,不打仗了之后基本上也就享享福,丝毫没有想要弄权的意思。当时朝廷上,有一个关陇贵族,他们总是合起伙来,反对武则天,但是程咬金并不会,他虽是山东人,却和这些人不是一伙的。后来程咬金因为杀降利财被免职,虽然朝廷打算重新启用,但程咬金以年事已高为借口,上表“乞骸骨”,得到高宗准许光荣退休,就此退出政治舞台。高宗李治公元683年才去世,而武则天690年登基帝位,双方并没有直接冲突的机会。
小事糊涂,大事不含糊
唐初,军方很团结,军方的人,只要是自己不作死,几乎都可以善终,程咬金也是很有威望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老婆是唐初四大门阀世家之一的家主的女儿。他看着不聪明,实则大智若愚。在跟随李世民时,虽有小错但都无关紧要,在大事方面从不含糊,这也是他能善终的原因之一。而像长孙无忌等重臣之所以结局悲惨,不仅是因为他们干预李治后宫之事,更是因为他们作为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已经严重阻碍李治的集权。与其说武则天在当皇后期间杀功臣,不如说李治的意思。
附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其中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张公谨、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屈突通等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