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读后感 5
我国现在很多学校出现教育方面的问题,太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关注的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单,忘记的确实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教育。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所以现在学校里面出现很多的校园欺凌事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校园欺凌的事件呢?我觉得只要做到几点就可以了。
①学校是出现校园欺凌的主要地方,现在很多的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关心不够,同时学校的德育方面的教育越来越少,甚至早就消失了。对于学校的欺凌事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重视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这样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欺负别人的思想就会消失。
②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现在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事情,惩罚的力度不够,总是在孩子被欺凌以后,出现严重的后果,学校才介入。但是这还是已经让孩子受到心灵的巨大创伤,身体也是伤痕累累。所以学校要制定提前介入,鼓励学生举报等手段,把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里。
③学校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制定严格的规定,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的配合法律工作,把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罚问题,反馈给相关法律部门。对于那些总喜欢欺负学生的人,要做出严厉的处理,对于那些喜欢做坏事的学生,必须做出严厉的处理,这样才可以保护其他学生,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是威慑校园欺凌的重要武器。
综合上面的介绍,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点,那就是我们的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受到校园欺凌的话,要立即做出反应,告诉自己的家长或者直接反应给学校老师,不要隐瞒真实的情况, 不要害怕那些坏学生的威胁,家长和学校积极的配合,这对于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最大的法宝!
校园暴力一直是存在的,在小学的时候我就是经常那个被追着去打闹的对象,本来只是其中一个人去追着我闹的,后来是一班人去追着去打闹我,这个打闹这个词是真的打架那种打,不是一般性的,不过可能我那时候比较自卑,不敢去告诉老师,觉着这样子应该老师会定性为玩闹而不是欺负。
不知道是为什么,那时候没有人出来替我说话,也没有人去告诉老师,这样子让人特别无助,以及孤单,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许这些也是家长们教的吧。
对于校园欺凌,要从几个角度来应付。
第一个学校
学校好不好,校风好不好取决了这个校园里会不会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以及其管理人员觉得赚钱比教育重要,那么这个学校就很容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而这个“觉得”不是指校方举办了多少场竞赛,而是取决于这个学校是否真的关注于教育,而不是为了私下收受财物。
第二个老师
老师好不好,也是很重点的,现在的老师大多数以金钱为衡量,很少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去努力了。而且除了家里,大多数接触的是老师,一个班集体怎么应付校园欺凌,老师很重要,对于校园欺凌这件事在苗头的时候,老师就要有所辨别并且加以制止,这样子才能够在源头上杜绝了校园欺凌的发生。
第三个家长
家长其实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时候就比较晚了,家长对于这样的行为要先与老师联系,如果老师进行包庇,那么就要开始对老师的责任进行追讨,校园欺凌只要有一就有二,所以在这件事情的追责情况下,一定要严厉,严重的追到底。
第四个自身
对于校园欺凌,真正最快速反应的应该是自身,因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他们获得消息的速度肯定会比我们慢,我们是第一受害者或者第一见证者,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马上告诉老师,并且要求老师对欺凌者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的时候进行相应的处分,处罚。虽然同学是同学,但是如果让这种行为得到发展,那么最后危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因为这种暴力倾向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老师得过且过,那么我们就往上反应,不能就这样放过这种人,不要怕得罪人,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
希望我们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时代
我一直很喜欢“以暴制暴”的电影,受尽欺凌的人拿起了屠刀,用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只是我,很多人喜欢《告白》《伸冤人》《飓风营救》《疾速追杀》,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受过这种气,然而很多人只是忍气吞声,大事化了小事化无,告诉自己“谁还没碰上几个人渣”“这个社会就这样能怎样?”,太多现实因素迫使他们屈服。银幕上出现一个不顾法律,拼死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主持正义的人,怎么会不讨人喜欢?
校园霸凌也是这样,有人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不找家长找老师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反抗就那样被人打。他还把这看作是孩子之间的事,但是我看过上百起霸凌事件,有些残忍黑暗到让人发指,那些所谓的孩子犯罪牵动的是整个成人社会。如果找父母找老师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还有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事件?他们过于低估了校园霸凌对受害人所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为什么孩子在遭遇霸凌时不愿找老师和家长,因为不被理解。网上有一个四川娃因为同学总嘲笑他是“光头强”于是把对方打了,面对老师他声嘶力竭。但是女老师在旁边乐呵呵,觉得孩子在装大人。这其实不只是在小学,初中,甚至在大学都是常有的事,这是人的问题,不是老师与学生的问题。谁会毫无保留地相信对方?又怎么可能理解?所以我第一次看太宰治和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会感同身受,人有时真的很恐怖。
就目前来看,面对校园霸凌并没有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每起事件都有其特殊性。以知乎上亲历者陈述为例,有人反抗过失杀人,有人反抗被活活打死,有人找老师找父母被打的更狠,有人报警无济于事,有人一直忍受最后堕落人生被毁,当然也有人反抗成功,有人多年后释然,也有人功成名就后回去报复。
所以如果你正在遭受校园霸凌,我并没有一条明确的方法来告诉你如何去做,但你必须拥有一件东西,那就是反抗意识。我发现很多被霸凌者从没有尝试过反抗,不敢找老师,不敢告家长,不敢回击,这才是最恐怖的。旁人给出一百种方法,你若不做,说再多都是扯淡。谈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省得有人说我空谈误国。
我自小性格就比较内向还有点懦弱,所以被人欺负是很自然的。幼儿园的时候被一年级的人欺负,老爸第二天就去把那小子训斥了一顿(自然是不能打的),可他前脚走,我就被那孩子又揍了一顿。这是很多被欺凌的人不找家长和老师的原因,因为会被打的更惨,家长不可能24小时守在你身旁。在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法律又无法介入时,孩子的世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你弱所以我欺负你。
小学的时候,据我老妈说我饭里被人吐了口水,我都没找那人干一架,虽然我不记得有这件事,可能是大脑觉得太屈辱自动把那段记忆删除了。这种唯唯诺诺持续到我把吐口水那孩子的弟弟脑袋开瓢那一天,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起因很简单,他往我自行车筐里扔“小地雷”,北方的孩子可能知道这种炮仗,威力极大,把人炸到皮开肉绽不是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忍了很长时间的我在那天真武大帝附体,即使他已经跑远依旧拿起地上的石头往过砸,直到他捂着头蹲在地上,我一脑子热血猛落,清醒了过来。我是属于出了事,再懵逼智商也在线的人,当下拉起这次孙子往旁边最近的医院拖。
因为是小医院,受伤部位又在头部,而且似乎还很严重,医生不敢开刀,只是做了简单的止血让去喊家长。我当时坐在旁边,表面一脸镇静,一副谁让你惹我的表情,其实脑袋一片空白。真的是我砸的吗?他不会死吧?我还是未成年人,应该不犯法吧?他爸妈来了不会揍我吧?我爸妈不会揍我吧?会不会赔很多钱?所以之后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最起码我没被打。老妈买了一篮子鸡蛋去赔罪,老爸跟我说,以后打人别打上半身尤其是头部,很危险,应该打下半身,朝着腿砸。
问题是极度愤怒下,谁能想这么多?大多数过激杀人,刀子进肚子里了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而把他们逼到这一步的又是什么呢?“刺死辱母案”中倘若要债人收敛一点,警察有所作为,也不至于酿成这种惨案。搞笑的是,被我开瓢的小子后来再见到我变得毕恭毕敬,人有时候真的很贱,非得动手打一顿才会学乖。
之后再没有被欺负,只是初中见到过太多霸凌事件,跟这些事件比起来我那只能算是被欺负。大多数校园霸凌集中在初中,人傻精力多,我上的那所初中又汇集了周围不同村子里的学生,村与村之间的斗殴多了去了,一到放学就有人卸下桌椅腿,或者从外面找到钢管,然后两拨人扭打在一起,当然这只是打群架。
霸凌常常是本地人对本地人的,是不是出乎意料?因为外地人常常是抱团的(也不是绝对的),我大二寒假在南方打工见识过东北人的团结,一旦打架都不用喊,旁边立刻就有东北人停下手里的机子拿着家伙赶来。说打就打,不跟你废话,他们认识吗?不一定,只因是老乡。
同村人欺负同村人,打起来是极端残忍的,我记得有一次,小黑被要求跪在地上,对方从两米外跑来,跳起一个膝顶,人直接就飞出去了。或者叫到厕所里围殴,身上少不了屎尿,被扒裤子打自己巴掌那都是小事。我那时在干什么?在看着,愤愤不平,满腔怒火,但什么也没做。倘若我遭受同样的待遇,我一定会反抗,甚至会因为过激一刀捅死他,这也是我为什么总在文章里说做人不能太极端,因为我生怕自己有一天犯浑。
但我没有帮他,原因很简单,换了你你会帮吗?做事是要承担后果的,你很可能因此初中三年不得安宁。然后我可耻地保持了沉默,像大多数人那样,纵容这种事情的发生。我后来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要去帮他。我无比气愤当时自己的软弱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我从未批评周围和我一样的同学。键盘侠和圣母婊总是站在道德最高点,模仿鲁迅的口吻“看啊!那群看客,他们也是凶手之一。”以过来人的姿态看十几岁的孩子,何尝不是一种霸凌。
我大二的时候为了写一部犯罪题材的小说,看了不少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书,也因此知道了李玫瑾,虽然最后小说没写成,但学到不少犯罪心理有关的东西。可即使如此,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我还是无法释然,理论无法为人性做出注脚,我依旧想不通,人怎么可以这么坏,怎么能干出禽兽都干不出来的事。有人说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美好,你看不到吗?对啊!我看到了,所以我愤怒于美好的东西被毁灭。
这几年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越来越多,就在前几天媒体还报道西安一职校内十一名名女生对一女同学进行持续殴打,逼迫和侮辱,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这只是被报道出来的,还有多少未经报道和无法取证的霸凌事件呢?原本以为在几十年前会有这样的校园势力出现,没想到随着法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媒体的强大却让这样的无良少年越来越多,到底该如何制止或减少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呢?
一、家庭教育的重视。我们纵观一下,凡事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家庭残缺,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父亲长期有家暴等现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地使他的性格发生缺陷,心理出现扭曲,思想变的偏执甚至麻木。他根本找不到让他快乐的事情于是也就需要发泄需要用自己另类的行为来获得重视或者得到快感。所以,一个家庭的组建特别不容易,如果这个家庭一经有了孩子,就需要父母对孩用心地教育,不能撇掉自己的责任将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交给学校和社会。只有从启蒙教育抓起,让孩子接受快乐轻松的,和谐的和美好的环境熏陶,他必然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少年。 二、学校加强监督管理体质。随着应试教育的深入,各个学校以考核成绩第一而作为是否达标的唯一标准,便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德育不够重视。即使有的学校开有心理辅导班,不过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一些青少年在叛逆期宁愿相信什么哥们儿义气也不愿意相信老师的循循善诱。如果学校能在抓成绩的同时也能够以零暴力零群架作为考核的标准,那我相信学校在整顿这些暴力事件上面倾注的心血也会大大增强,防微杜渐的意识也会空前绝后。 三、学生学会自我保护。一般叛逆期的孩子心智也不是很成熟,所以他没有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矛盾也会因此而容易产生。有的孩子接二连三受到别人的伤害和侮辱,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在事件第一次发生以后及时报告给老师或者家长,才使得不良少年变得变本加厉,胆子也越来越大。所以受害的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一旦自己被人欺负要及时报告给学校或者老师和家长,必要的时候选择报警。只有给予了施暴者一定的惩戒才能让他们在欺负别人的时候能够想想这是需要代价的。所以每一个犯错误的人其胆量都不是一蹴而就,他是没有受到惩罚罢了。 四、法律的完善。为什么这样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就是因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太轻了。只要不打死人再恶劣的情节都不会受到重罚,顶多的结果就是警察让父母带其子女回家好好进行管教。这有用吗?十几年了都没管好孩子你回家了还指望他一下脱胎换骨吗?所以法律应该不断的完善,让施暴者不会因为年龄的问题而躲过法律的制裁,让无辜的少年白白被欺凌。如果就此放纵下去,用心养育孩子的每一个家长岂不是将惶惶不得终日?这样的事件是需要整个社会为之共同努力的,给我们祖国留下一片美好的未来。
2016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曾根据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案件,对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按照报告给出的研究结果,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国发生的地域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城市农村均在其内,频次十分密集,绝对数量巨大。
具体来看,报告分析,现有案例大多数发生在学校外人烟较少的地方,在学校内的多在教室外,如操场或走廊。发生时间是课间或者放学后; 绝大部分的欺凌案件均为多(欺凌者) 对1或少(1至2人) ,受欺凌者在曝光视频或文字描述中多选择沉默和忍受,不告诉老师,也不求助于家长。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起因,报告列出的原因包括欺凌者看对方不顺眼,因为觉得对方长得丑,或者怀疑对方跟自己喜欢的异性走近一些,还有因为对方失误踩到自己等等,原因众多,且千奇百怪。
其实,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曝光频度的增多,社会舆论也开始聚焦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在舆论针对校园欺凌案件的原因分析中,诱发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多元。如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影响、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以及针对未成年人校园暴力行为管教执法力度不够等等。
看到书中的事例分析和研究新成果后我的感触和理解是:
人的成长过程(从出生到二十几岁) 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家庭和社会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是导致攻击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任何行为都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攻击暴力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 自然也离不开学习和模仿。
第2页 /(共2页)
首先:父母是子女早期的主要模仿对象, 父母暴力式教养方式, 是子女产生攻击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均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有关。
其次:不良的社会交往在青少年行为中也起着引诱和促进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 媒体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中暴力的内容为青少年提供了攻击性榜样, 减弱了青少年对攻击行为的控制, 使青少年曲解了幻想与现实, 增加了其对攻击行为的容忍程度, 鼓励了攻击行为。近几年来, 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甚至暴力音乐都成为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最后:心理学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心理学领域内研究攻击暴力行为, 人格因素极为重要。对70名暴力犯罪者进行调查, 还发现与对照组不同的是, 犯罪组有以下明显的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紧张、喜欢寻找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这充分证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关。特殊的人格特点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学基础, 但并非有此基础的人都会产生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与青少年所处的不良家庭、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才使攻击行为变成了现实。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给老师和家长说的是: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到:
1、提升个人素养,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接受学生人的差异。同时要提升机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细心观察,用心工作,做好预警工作,留心发现欺凌现象的征兆。同时做好学生的养成性教育,做好惩戒教育。3、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质,掌握有关教师权利的法律条文,清楚有关教师的义务和学生的权利。4、班主任要抓好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想,以点带面,传授方法,管好“高危”人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作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远离暴力和伤害。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做事要有预见性,因为有些事情一旦既成事实就已经没有了改正的机会。最终就一定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