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二十四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1、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意思是立春若是天气好,整个春季天气都不错,阳光很灿烂。但若立春就阴雨绵绵的,那到清明前后,可能都是没完没了的阴雨天气。
2、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意思就是如果惊蛰前打雷,雨就会不停地下。
3、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意思就是春分开始了之后,雨如果不停的话,清明节的前后是有好天气的。
4、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谷雨的时候是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其实不同的地方也稍微有差别的。
而红薯本身是收的比较多的,亩产万斤并不难,可以好点卖出去然后五六毛,然后差点的做粉条加工麻烦但是非常贵,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们就喂猪了,所以红薯在农村是好东西;
5、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这句话的意思此时小麦就要准备结籽粒了,所以水分要跟上;到了立夏就会长胡须也就是麦芒;经常说的一句话“针尖对麦芒”,等干了以后会特别的扎人,一般立夏一个月后就会收小麦了。
在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很多的谚语,以下列举:
1、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意思是立春之后,一天比一天暖和。
2、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意思是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3、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意思是梅雨季节雨水多。
4、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意思是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5、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意思是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意思是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意思是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8、霜降,出无齐,牵牛犁。意思是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9、大寒不寒,人畜不安。意思是大寒时节要是不冷,叫人不安。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惊蛰期间的谚语
◇ 惊蛰至,雷声起。
◇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 冷惊蜇,暖春分。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芒种节气谚语
◆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顺口溜: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中国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