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是怎样的?
2019-04-15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中国古代冷兵器,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种类,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三类,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可分为青铜时代的兵器和铁器时代的兵器这两个阶段。在青铜时代早期,人们还大量使用着石兵器,特别是骨镞,而在铁器时代的早期,也还大量使用着青铜兵器。
大约在夏朝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经过了商、西周、春秋以及战国时期,青铜时代的兵器延续了大约2000年。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青铜器,例如:在甘肃省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距今5000年左右的青铜小刀,就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证明。到了夏末商初时,青铜兵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戈、镞等实物中可以看出。
到了商朝,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商王朝通过扩大青铜兵器的产量,提高质量,并改进它们的战斗效能,用以装备日益扩大的商朝军队,因而青铜兵器有了更大的发展。商朝以后,又经过西周、春秋时期的不断发展,到战国中期,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高峰。
青铜兵器得以发展的基础则是商周时期青铜冶铸业的不断发展。商朝青铜冶铸工艺,已经超越了由矿石混合冶铸的低级阶段,发展到以纯铜、锡和铅按比例冶铸青铜的较高水平。到了周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则更加扩大,青铜兵器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与世代积累的冶铸技术经验的不断总结是分不开的。用其指导实际生产,能够保持兵器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促进军队装备的规范化。而青铜兵器的发展,就与这一历史阶段的作战方式紧密相连。
青铜兵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导致了作战方式的变革,而不同作战方式又要求设计制造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兵器。例如,举世闻名的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青铜兵器,许多至今不锈,锋利异常,正是青铜兵器发展到顶峰后的产品。但是盛极开始转衰,战国中晚期也正是车战和车战用青铜兵器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因为更新的金属材料即钢铁制造的兵器已经崭露头角,这预示着冷兵器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大约是在东周晚期。但是,早在商朝,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陨铁来制作兵器的刃部。春秋时期,出现钢铁制造的兵器,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的春秋晚期的钢剑是现已出土的兵器经过科学检验并确认为钢铁制品。这说明了人们一旦掌握了新的金属材料,就会立即尝试着用来制造兵器。
战国末期,钢铁兵器开始正式装备军队。根据考古发现,当时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燕国都较多地使用了钢铁兵器。在古代文献中,还有三晋地区当时也生产锋利的铁兵器的记载。但在战国时期,青铜兵器还继续制造并装备军队,因为钢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的基础在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所以战国晚期还只能部分地用钢铁兵器装备部队。
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钢铁冶炼技术进一步提高,经秦到西汉时期,钢铁兵器获得全面发展。由于钢铁兵器远比青铜兵器锋利且有良好韧性,加之骑兵和步兵新的战术需要,使兵器类型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进攻性兵器中,格斗兵器的变化最为明显,商周时期作为主要格斗兵器的青铜戈和青铜戟,都从战场上消失了,取代它们的是钢铁制造的戟和矛。
纵观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历经数千年而自成体系,这绝不是偶然的。它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火器等漫长的历史过程,创造出适用于步战、车战、骑战、水战、攻守城战等种类繁多的兵器,而其发展进程又一脉相承,各具特色。著名的兵器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春秋竹弓、秦始皇陵战车等等,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风格,成为世界兵器史上极为著名的中国古代兵器代表。
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