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对于外面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都是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始慢慢接触、了解这个世界,饮食习惯也是。宝宝的饮食习惯大多跟家长的喂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家长爱吃甜食,可能在给孩子吃的食物也会偏甜。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与家长类似的饮食习惯。而有些家长的饮食习惯并不是健康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让他们从小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一般孩子在出生4~6个月后,家长们就可以在宝宝的膳食中添加一些谷类辅食、谷类食物等,这些食物很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接着可以给孩子添加一些米粉等糊状食物,然后是根茎类蔬菜、瓜类、其他蔬菜、水果等;等到孩子到了7~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添加鱼类、肉类等食物;而等到孩子到了9~11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添加蛋类了。
很多家长可能给孩子最早添加的辅食是蛋黄,其实这是一种已经过时的观念。有研究发现,过早的给孩子吃蛋黄,是导致孩子将来患上过敏的原因之一,所以最好把添加蛋黄的年龄推迟到9~11个月。
添加辅食的时候,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例如采取一次添加一种辅食的方式,头天给孩子添少量,第二天还是添加同一种,但量增多一点。2~3天后,孩子如果没有感觉不适,就再加一种新食物。家长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肉类等,这样孩子的味蕾能尝试到各种各样的口味,将来就比较不容易出现偏食的现象。
有专家提醒说,其实很多孩子长大后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其实归根结底,这些坏习惯都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很多家长喜欢依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烹饪食物或者看孩子对某种事物比较偏爱就每天给孩子做,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出现偏食、挑食的原因,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先说一个大原则:要培养宝宝正确的饮食习惯,大人先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这招最管用。然后,再分享几点个人经验,供参考。
第一:定好吃饭的时间点,并保持一致。
根据孩子的饥饿时间点,来确定开饭时间。比如早上7:00吃饭,吃完正好上学。中午一般在学校或者托管班吃饭,下午放学到家5:00吃饭,正好是孩子饥肠辘辘的时间。到了晚上7、8点,再吃一些水果和牛奶,睡前也不会饿。
只要大人能确保在孩子正饿的时候,就能吃上饭,就能减少孩子为了充饥,大量吃零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毕竟没饭吃,不就得吃零食了吗?
第二:家里少买零食,少储存零食。
孩子放假在家里的时间,如果家里零食多,就会一会吃点这个,一会吃点那个,等到了吃饭的时候不想吃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劝阻和唠叨,家里就少储备零食,如果去超市孩子想买,就买一个就好,吃完也就没有了。
替代零食的,家里可以多买一些新鲜水果,酸奶牛奶之类的,这类食品味道不错,而且对健康更有益。当然,有很多家长自己特别爱吃零食,然后一边自己吃,一边不让孩子吃,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大人要先做榜样。
第三:特殊食品,采用限量的原则。
比如冰淇淋、可乐等这类食物,肯定对孩子不好,但是严控也是控制不了的,所以可以跟孩子约定,限制次数,比如我们一个月最多可以喝一次可乐,一个暑假可以吃三次冰淇淋。
总之,因为孩子的饮食基本上完全是跟随大人而来的,大人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孩子也会养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基于这个原理,想必家长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吧。
对于孩子来说,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准备精致可口的饭菜
对于宝宝来说,他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全新的体验。所以,食物好不好吃是很能影响孩子的食欲的。所以,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做重要是让宝宝对吃饭有期待,有渴望。
饭菜口味太差,就算是大人也未必吃得下去吧。比如,网上有宝妈就做了各种形状的馒头,一看就食欲大增;也有的宝妈每天的食物都是精细搭配,让孩子的味蕾得到全方面的舒展。
第二、配以可爱的餐具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餐具就是吃饭的利器,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哦。有段时间老大不愿意吃饭,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说不想吃,刚好逛超市,看到了一个特别可爱的碗,他闹着就要买。谁知道,回去之后用这个碗吃饭特别快,每次吃饭都要提前准备好他的碗了, 别提多高兴了。所以,如果孩子不太想吃饭,那么也可以让孩子买套他自己很中意的餐具,说不定效果很好呢。
第三、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阅读
书中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吃饭,书中有小朋友告诉要怎么做。记得有本书就是讲只小狐狸挑食,很多东西都不不吃,导致后来跑步比赛没有力气输掉了。老大就知道了,不能挑食,否则会没有力气的。
其实,培养宝宝正确的饮食习惯不难,从生活入手,从点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