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应该如何评价?
好的电影从来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一个好问题,引发观众自己的思考。《狗十三》就是这样的电影。如果看过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正在施与或接受的教育,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至于答案,观众自己去寻找,这个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也不是电影的责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片中的小孩与鹰看似是豢养关系,实际上小孩就是待飞的鹰,而鹰就是未老先衰的小孩。只不过肯·洛奇将焦点对准社会结构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以温情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狗十三》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与狗》。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个分身。在面对狗所象征的“自我”的丢失时,这个女孩做了最后一番徒劳的挣扎。最终,她彻底失败了。而对大人们来说,她只是顺利长大了。
影片中,李玩在经历了找狗的绝望后,渐渐想通了,并用书中看来的道理劝慰自己:“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 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是的,这是大人们绝想不到、也绝不愿意看到的教育成果。可惜,他们的所有做法,却在逼着孩子往这唯一一条通向成人世界的路上走。
它就体现在父亲和情人生了昭昭却瞒着李玩,等到孩子生日酒席上,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然其来的真相,并隐隐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日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一场成人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成人礼”。这场成人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成人世界的门票。
《狗十三》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勇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片,但它又并没有一味沉迷于说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表达了某种无奈。影片最后,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它已经在新的主人那里拥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贝贝”。李玩并没有上前讨要,反而说起,“还好它没有认出我。”她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对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过上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2019-08-08 · 专业学化妆美甲纹绣美容,湖南都选洛华艾芭
1. "狗十三 = 狗13 = 狗B"。网友们解读的角度让我很惊异,我真的没想到竟然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题目。但确实也有道理,因为导演就是表达出他对社会中男尊女卑现象的态度。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很佩服这个人的,胆子太大了。
2. 在李玩狗丢了之后疯狂寻找,后来家人为了弥补过错而重新买了一条狗想要蒙混过关。但李玩执意寻找,导致爷爷前来劝阻结果被推倒受伤,而奶奶为了寻找不见的李玩差点走丢。因为这两件事是惹怒了爸爸结果遭致暴打,最终李玩也妥协了。
这件事给我的思考是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幼稚的”成年人来看待,幼稚的话是因为社会经历比较少,心智上很不成熟。而成年人则是指对方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如果的确是我们做错了,那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即好。
3. 在李玩成绩考了高分,父亲带她外出庆祝的时候让李玩去喝酒敬客人。
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一贯不要喝酒,因为生怕喝多了会出现什么难以弥补的错误,但是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心态,有自己在身边的话就算喝点也不会有关系。那么其实这两种想法就会给孩子的判断造成困扰,不知道哪一种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所以在教育后代的时候应该用一致性的原则。
4. 父亲在打完李玩之后向其道歉,并且承诺不久后带他去看天文展览。但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导致自己没能走开,错过了这次展览,也是违背了对李玩的约定。
当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像吴军老师说的一样,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觉得自己可能异于常人有同时处理几种事情的能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秒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拿出一整块儿的时间去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人的加分项之一所在。
4. 父亲为了哄李玩的弟弟骗他吃完饭后,带他去公园玩,李玩当时指出不要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以及在弟弟失手打伤奶奶之后,李玩要求父亲让弟弟向奶奶道歉,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原因是孩子小不懂事。
我把这两件事儿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性,不要把年龄小做为借口去欺骗或者是孩子恶劣的行为。我时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人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作为孩子当他们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可以轻微的惩罚,但是坚决不能不惩罚。因为这样做的话,会给他们传递一个价值观 : 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
包括在影片最后弟弟滑冰的片段正好是与前文相呼应的,因为家庭一昧的宠惯,导致孩子不能独立的面对困难,总是希望逃避或者希求他人的帮助。换言之也是警惕我们当今的父母,一眛宠爱的最终结果是一无是处。
5. 神经病人
李玩在屋里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鸟叫,以为是楼上邻居养的鸟。但在后来无意中发现声音的来源是一位精神病人,更可笑的地方在于他穿着校服,肩膀上有着大队长的徽章,这已经算是最辉煌的荣誉了。
导演故意把这一段加上,何尝又不是在讽刺当今的教育,强大的教育应试体制和学习压力,把孩子们最终都逼疯了。
6. 在外出聚餐的时候,父亲的朋友夹了一块狗肉给李玩,但最终李玩吃了。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很心疼,因为不难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喜欢狗的人,最后因为社会的种种影响变得妥协,抹去了年轻人该有的锐气和锋芒,成为了家人眼中的乖孩子。豆瓣上有句影评很有共鸣 : 你看那个孩子真懂事,可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在害怕呢?
看完电影之后,我在思考如果电影当中传递的价值观是正确的,那么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自己。因为很多场景在我看来都习以为常,但静下心细细斟酌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
我觉得这也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并且引导大家反思,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九分。
说了那么多,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想法。教育是一个大问题,而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剧中那个女孩因为跟家庭父母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反而跟一条叫狗十三的狗相处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