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机制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本区在早前寒武纪就发育有地幔热柱构造,中新元古代时期地幔柱活动主要位于华北板块的南、北两缘,但其规模和强度与太古宙及古元古代有着明显的差别(牛树银等,1998)。本区古、中元古代出现了大量的A型花岗岩(卢欣祥,1996,2000)和大规模的熊耳群双峰式火山岩及广泛发育的近于垂直走向的(NNE—NE)基性岩墙群和碱性岩墙群(据1∶5万区测资料,1998)。熊耳山双峰式火山岩、岩墙群明显的是由于地幔柱的驱动,使岩浆发生底侵作用造成的,并且代表了一种裂谷拉张环境。因而地幔柱模式被认为是形成大陆裂谷作用的一种机制(德保罗,1991),所以地幔柱的上升是造成熊耳裂谷的基本原因。只是该区目前尚未发现与地层时代一致的早期成矿迹象。这一现象也正是区内金矿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太古宙的绿岩,却没有与之同时的金矿,成矿在中生代而成为后绿岩型金矿或类绿岩型金矿,表现出成矿的新生性。

中元古代地幔柱活动之后,研究区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构造活动,除晋宁运动有少量花岗岩外,加里东及海西运动几乎没有留下物质记录。

中生代印支期是秦岭造山带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构造演化期,华北与秦岭(扬子)于印支期碰撞对接(张国伟等,1996)结束了南海北陆的格局。印支期结束了秦岭造山带主造山阶段,形成中国南北统一的克拉通陆块,开始了板内的演化历史。这一时期秦岭岩石圈发生了广泛的拆沉作用(卢欣祥等,1996)和由其引起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受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已存在的古老地幔柱重新活动并成为河淮地幔柱的一部分(牛树银等,1998)。由于地幔柱活动和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出现较多深部来源的印支期碱性岩,碱性火山岩和部分碱性花岗岩(A型花岗岩),并出现小秦岭、崤山、熊耳山等地的重力异常(图6-3),莫霍面明显抬升,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含矿地幔源体向浅部运移穿过岩石圈,在地壳浅部成矿,生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的主要金矿床。小秦岭地区莫霍面上拱中心位于文峪花岗岩体的南东侧,与花岗岩出露区并不一致,这个地区正好是小秦岭金矿床分布最多、矿量最大的地区,表明成矿与地幔有关,与花岗岩的关系并不密切。

由于地幔柱在幔枝构造的内侧,主要为Au(Cu、Mo)成矿区,远离为Au、Pb、Zn成矿区,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本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