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防治番茄早疫病?
2019-01-3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影响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以相对湿度的作用最大,湿度越大,发病越重,蔓延越迅速。大棚中早疫病的传播主要靠灌水、水蒸气凝聚的水滴及田间作业传播。因此,降低大棚湿度是防治番茄早疫病的关键。
大棚内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选用无滴消雾膜扣棚,减少棚膜凝结水;适当控制浇水,加强通风,浇水后必须及时通风排湿。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育健株,提高寄主抗病力。定植后,科学调控棚内温度,白天棚内温度不达32℃不通气,通气改在清晨傍晚时进行,降低湿度,以减缓病害发生。根据品种特性合理栽植,并及时绑蔓、整枝、打杈、疏花、疏果,防止植株密度过大,通风不畅。彻底清理温室内外的病残体,集中深埋或沤肥,消除菌源。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与其他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
在苗期和结果前用2000倍25%阿米西达+天达2116+1%发酵牛奶混合液细致喷洒植株,不但可以预防病害发生,而且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使用后作物光合作用增强、生长旺盛,叶绿,苗壮。
定植前用3000倍恶霉灵+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混配液或1∶1∶300的波尔多液对幼苗喷淋,然后再定植,对早疫病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发病后,可以选用22%~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00~300克燃放,或用5%的百菌清粉剂1000克喷粉,每7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10%世高1500倍(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600倍天达2116+1%发酵牛奶混合液细致喷洒植株,防治效果甚佳。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症状: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深褐色,上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叶常变黄脱落或干枯致死。茎部受危害时呈灰褐色凹陷的长形病斑,可致使茎部倒折。果实被害时,先从萼片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提早变红。
番茄早疫病病叶与病茎
防治方法:①处理种子,用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②合理轮作,与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③加强管理。采用小水浇灌等尽量降低棚内湿度,以抑制病害蔓延;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还可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每公顷用药3750克,由里向外逐次点燃烟剂,密闭大棚或温室2~3小时,效果显著。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防治方法:①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是防病关键。即棚室内早春栽培采取高畦地膜、小浇水、多中耕松土,提高地温。②门茄和对茄开花期控制浇水,加大通风量,减少结露。③受精完后及早摘除门茄和对茄的花瓣,以防病菌侵染花器。④在门茄和对茄开花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10%二甲菌核利(速克灵)烟剂在开花前后熏烟,每亩次400克。⑤在门茄对茄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或50%多菌灵混合配药,进行蘸花,具有良好的防落花和防病效果。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2019-02-22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症状: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深褐色,上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叶常变黄脱落或干枯致死。茎部受危害时呈灰褐色凹陷的长形病斑,可致使茎部倒折。果实被害时,先从萼片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提早变红。
番茄早疫病病叶与病茎
防治方法:①处理种子,用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②合理轮作,与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③加强管理。采用小水浇灌等尽量降低棚内湿度,以抑制病害蔓延;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还可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每公顷用药3750克,由里向外逐次点燃烟剂,密闭大棚或温室2~3小时,效果显著。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