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仅次于唐朝的朝代,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个经济中心,可是就是这样强大的朝代,军事力量却非常差,作战能力非常差,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说起宋朝军事就要从它开国皇帝说起,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武将出身,当时是被部下黄袍加身的,所以在他打下宋朝后,为了防止武将造反,就开始打压武将,杯酒释兵权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是初代皇帝定下的重文轻武,这是在大的方面军事力量薄弱的源头。
再说说之后宋朝皇帝具体抑制武将的措施。当时实行文官是地方军权最大的领导人,武将是文官的配合者,所有的军事决策都是文官做主将军辅助,也就是说打仗不是听将军的,是听文官的,武将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带头人。术业有专攻,这是孔夫子从小教导我们的,文官领兵你说说战斗力能强大吗?
还有一个内部原因。兵不是将军的兵。就是说将军不是固定的在一个部队领导,他是皇帝直属任命的,对皇帝负责。兵的直属也是皇帝,也是听皇帝的,皇帝让将军去哪里领兵,将军只能自己去上任,在一个部队不会待太多时间就会被调走。也就是说将军没有自己的亲兵,他一直在熟悉自己的兵。孙子兵法早就说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将军一直连自己的部队都不熟悉,还想让他打胜仗,可能吗?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大家再熟知不过的了,兵变成功,建立大宋政权后,赵匡胤便上演了杯酒释兵权,召集当时有功之臣吃饭喝酒,言语中表露出自己的担忧,对于他这样得到王权的,任何人都可以,日后若是有谁权势大了谁敢保证不起兵兵变,言外之意是怎么才能让我放心呢,然后大臣兄弟们精明,懂得了皇帝的意思,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老还乡归隐山野。这样大家都好。
接下来要说的是,其实大宋的军事实力不强,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为皇位更加稳固万无一失,就开始推崇文人文化,压制控制武将军队,所以后来也就出现了三冗,全都是混吃混喝的饭桶,在正儿八经打仗时自然失败。
文人被推崇,这大概也是个魔咒,我一直觉得不管是语言还是历史命运都是有其魔力在,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就是最大的回应,他政治才能平平,喜欢文艺,书法写的好,创造了瘦金体,画也画的好,这之间其是有着合理的逻辑因果的,因为起初就崇文,文人地位提高,文化艺术自然就兴盛繁荣,赵佶自然耳濡目染,身心就沉醉其中,造就了后来的人生命运及大宋王朝命运的悲哀。
其实在宋朝的澶渊之盟,换得喘息享受的机会,表面是宋朝得益,其实这也说明宋军事实力虚弱,如果不讲和,那将是持续恒久的战争,宋王朝拖不起也不敢拖,从而也说明经济军事实力真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