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的原生构造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原生流动构造
1.流纹构造
流纹构造是由不同颜色的矿物或火山玻璃组成的层状色带。流纹构造常见于流纹岩或其他黏度较大的酸性、碱性熔岩中。流纹构造指示了熔岩流动面的位置,但不能指示熔岩流动方向。
2.流面和流线
熔岩的流面往往是由板状、片状矿物斑晶及火山灰流晶屑的定向排列组成的。熔岩的流线系由针状、柱状矿物以及火山灰流的晶屑或岩屑的平行定向排列而成的。熔岩流线的形成方式与侵入岩体流线的形成方式完全相同,流线能指示熔岩相对流动的方向。在未经剧烈构造变动的熔岩中,通常流线的倾伏方向可代表熔岩流动的真正方向,这一点对恢复古火山构造很有意义。
3.绳状构造
熔岩表面呈绳索状扭曲的构造称为绳状构造,它常见于玄武岩流层面上。绳状构造是处于炽热塑性状态熔岩的上部表面薄壳受到下部熔浆流动的影响而发生拖拉和卷扭的结果。
4.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气孔构造也是喷出岩体常见的构造。当熔浆自火山通道向外流出时,由于压力和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气体便向外逃逸,冷却后就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孔洞,这些孔洞称气孔构造。当气孔被次生矿物,如沸石、方解石、冰洲石、玉髓等充填时,则称为杏仁构造。
气孔构造在浮岩和火山渣中最为发育,在玄武岩中也经常见到。它相对集中分布于各层熔岩的顶部和底部,并大致平行于熔岩层面。一般情况是底部气孔小而少,顶部气孔大而多,而且顶部和底部气孔形态也不尽相同。根据气孔的分布和形态,可以判断熔岩层面位置、熔岩喷发次数、熔岩顶面和底面以及熔浆流动方向。
(二)原生破裂构造
1.枕状构造
b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图8-14)。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因其状如枕头,故称枕状构造。枕状构造可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枕状构造中可见放射状节理(图8-15)。各个岩枕之间的空隙内常充填玻璃质、硅质和沉积碎屑,有时在沉积碎屑内还发现生物化石。枕内也有气孔,其含量由外向内逐渐减少,气孔在枕状体内呈同心圆状分布。如果几层岩枕相叠,则上层岩枕的底部形态为下层岩枕顶面形态的铸型。因此,可根据上述特征判别熔岩顶面和底面,进而确定由熔岩组成的构造形态。
图8-14 细碧岩的枕状构造,凸面向上,产状正常(四川青川,1974)
图8-15 枕状构造断面示意图(据G.A.Macdondld,1972)
关于枕状构造的成因,尚有不同的认识。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喷溢岩浆在水下环境中快速冷却形成的,是水下喷发熔岩所具有的典型构造,因此,这种熔岩可称枕状熔岩,更由于枕状构造常见于细碧岩中,因此,一般认为枕状熔岩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产物。
2.柱状节理
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柱状节理面总是垂直于熔岩的流动层面,在产状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常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因而称柱状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