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冠勇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三军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正史中,史官形容那些闻名遐迩的猛将,都会把他们叫做“勇冠三军”。比如说,大唐时期鼎鼎大名,曾经“三箭定天山”的薛文贵;两宋时期,曾经单骑冲入敌阵,斩杀百人的勇将杨再兴。不过所谓的“勇冠三军”,到底是指他的勇武盖过了哪“三军”呢?难不成是现代的“海陆空”三军吗?
所谓的“三军”的含义,也是随着地域的改变而改变的。“三军”在历史上的含义可谓是“众说纷纭”。最早我们考古学研究,从楚地出土的史料上来分析,“三军”在春秋战国时期,所指的应该是“左军,中军,右军”。可是这项研究在二零零九年,又被考古界的一项新发现打破了:据一部分从山东地带,也就是古时的“齐鲁之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来看,他们将三军称之为“上,中,下”三军。这可让人犯了糊涂:后来,史学界才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即便是在同一年代中,“三军”的概念在各国中也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当历史进程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三军”的概念就逐渐的统一了: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三军”在唐代之后,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新唐书》中,“三军”被合称为“前军,中军,后军”。其中前军一般以刀盾兵为主,在前方列阵,担任先锋,严阵以待;所谓的“中军”,则是主帅所在的部队,一般来说,三军之中,以中军的战斗力最为过人。
“后军”,则是以骑兵为代表的机动部队为主。他们担任的,一般都是骚扰,绕后,迂回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