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大炮和英国的炮差别有多大呢?
火药源于中国,在唐宋末年,炼丹师不经意间发明了火药,从而开启了热武器时代时代,元朝时期,火药随着蒙古人的西侵而传入欧洲,进而发扬光大,如果说明朝时期中国的火炮还可以与西方分庭抗礼,那么清朝末年,中国的老式红衣大炮就远远比不上英军的重型滑膛炮和后膛炮了
鸦片战争时,清朝大炮确实质量不如英国舰炮,但实际差距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当时,英国舰炮设计上仍是前装滑膛炮,与清军大炮均属于同类产品,双方的差距体现的在制作工艺、铸造水准方面。而且,清朝中国在与英国人接触的上百年时间里,也见识过英国海军炮的威力和技术,甚至从不同渠道获得过英军制式舰炮,例如缴获的走私船。
需要指出的是,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还同时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仿制来了所谓的“葡萄牙式大炮”,作为虎门要塞各个炮台的主要武器。但是,这些仿制火炮毕竟工艺还是不如英国工业化产品,而且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技术差距——军用火药。
中英双方采用的都是黑火药,但是英国军用火药按照严格的精密配方,火药威力远远大过清军的老式黑火药。当时清军黑火药的制造,并没有什么科学作为基础,完全依靠经验,硫磺硝石比例非常不合理。
英军曾经缴获清军炮台的火炮后,用自家军用火药进行试射,竟然发现威力和射程不差英军火炮太远。可见,黑火药的质量是当时清军一个很关键的落后之处。
当然,鸦片战争后,英国的工业技术进一步飞速发展,各种后膛火炮和新式火药层出不穷,双方差距就更大了。
火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枪、炮的威力清车使用的粗劣的火药,使其原本落后的枪、炮,在实战中效能更减。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