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人写不出古人那样意境韵律优美的诗词,难道是现在的人落后了吗?
这个问题意思有两点。一,现代人文笔不如古人。二,现代人作品意境不如古人。
这怎么说呢?实际上就是在修辞、形式(文笔)和内容、格调(意境)这两方面完全否定了现代文人的地位。
简单来说,就是今人不管写什么诗、不管怎么写都不如古人。
但这完全是个谬论。
我们可以通过逻辑自行判断,为什么我们读到的古诗都是佳作?因为有千百年来的文人为我们试水,替我们将古诗中的垃圾作品剔除了出去。留下来的,在各种媒体、生活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不外乎也就是那么几十上百首。
古诗有多少?
《全唐诗》记录在案的是四万八千九百首,在那个处处飞歌,无诗不文人,无诗不取仕的时代,唐诗怎么可能不到五万首呢?可能我们觉得五万首很多,但是我告诉你乾隆一个人就写了四万首。而乾隆流传下来,进入我们教育领域的,也就只有小学阶段的“一片一片又一片”这一首吧?有谁还知道乾隆的其他作品?
你看,实际存活率相当于四万分之一。
如果说乾隆没有诗才,那么陆游呢?一个人写了一万多首。在五代十国还有个大官(记不起名字了),也有一万多首诗。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创作能力,绝对不能小觑。
为何古诗最高峰只留存了四万多首诗?绝大部分都是垃圾,被抛弃了。
我们现在去看李白、杜甫的全集,会发现同样有很多泛泛之作。能记住的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即使在盛唐,佳作和垃圾也是同时产生,泥沙俱下。如果我们生活在唐朝,碰巧周围没有李白、杜甫、王维这样的朋友,一天到晚接触的都是那四万分之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垃圾诗,我们是不是也会感叹:唐朝无好诗,不如魏晋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很多人总是认为今天的文艺界、诗歌界不如从前、不如古代的原因。
时代之中,作品泥沙俱下,玉石俱焚。而你正好处在垃圾中间,你就会认为这世界上的文学全是垃圾。如果你有幸和高人作伴,你就会发现诗歌、文学也还是有希望的。
谁都是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这就是人类的眼界。
我们周围同样有很多诗人的旧体诗技巧非常出色,加上远超古人的见识和心胸,其作品可以说超过大部分古人作品。只不过很多人看不到罢了,就算看到,也拿去和李白、杜甫他们最好的作品比较,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诗歌在今天文学中的重要性飞速下落,在现实生活中的功用几乎为零。而在唐朝,会写诗是做官的敲门砖,一直到民国,诗写得好的人总是会让人高看一眼。而如今的诗人在社会中是什么地位呢?
随着文化的大众普及,现代诗的全面革新,会几句打油诗的人,可多着,谁还不是个“诗人”?
诗人的称呼就像有些地区的“老师”的称呼,已经沦落到人人可以拥有。
诗人没地位,诗自然就没有地位。诗没有地位,诗人就更加没地位。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症结在哪里?
在那些头衔上标着诗人的创作者,交不出大众满意的答卷。还不能说不好,因为“诗是个人的表达”……
弘历作了一辈子皇帝,也许最喜欢听的就是别人称呼他为“诗人”,而如今的人被称为“诗人”,估计是实在没有其他让人觉得牛逼的称呼了,或者是这人实在是太牛逼,已经不需要身份证明自己了。“诗人”这个称号如今只能锦上添花,绝对不会雪中送炭。一个一穷二白的人自称为诗人,换来的只有可能是嘲笑。
诗的功能性萎缩,自身垃圾出品固然是原因,更多的原因是世界拓宽了。当地球成为一个村,中国单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局限性,何况还是文言文,连本民族的人都不再使用这种记录文字。这无疑最大程度地局限了诗歌的发展,而新的文化、新的未来不断地冲击着年轻人,古诗的地位自然不能和从前相比。
没有了市场需求,怎么指望供应链里出精品。
现在还在写旧体诗的人,绝大部分是在靠兴趣维持。而这种兴趣是国家教育机构从小给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活到一定的年纪,经历了世界的繁华,就有可能会回归到儿时和民族文化中来,寻找自我。
在古诗词凋零的大文化背景下,很多人连技巧都掌握不全,又如何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境,又如何能以自己残缺的作品去和盛唐遗响竞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