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一定会得尿毒症你知道吗?
血肌酐是肾病圈“远近闻名”的指标之一,尤其与尿毒症的“关系最好”。一般可以通过肌酐值的变化,来判断与尿毒症的距离。当肌酐升高到707后,基本上确诊尿毒症。因此不少肾友提起血肌酐总会联想到尿毒症。
不少肾友认为血肌酐是加速肾衰竭进程的“祸首”之一,实际上,血肌酐反而是“受害者”之一,为什么这么说?
尿毒症是肾病终末期的表现,此时意味着肾功能损害已超过90%,随着肾功能的丧失,身体内毒素水平升高,继而引起包括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的升高。由此可见,并不是肌酐升高导致的毒素蓄积,引发的尿毒症,而是肾功能自身损害导致的排毒能力变差,越来越多毒素蓄积肾脏内,长期“侵蚀”肾脏导致的。
因此肾病要预防尿毒症的发生,仅仅降低肌酐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保护剩余的肾功能的价值。
很大程度上,肾友剩余肾功能的好坏,决定着下半辈子的生活质量。
而这几项指标的好坏对肾功能最终的发展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降低蛋白尿——维持滤过功能
蛋白尿也是肾友们倍加关注的指标之一。与肌酐不同的是蛋白尿影响这肾病的预后。通俗点说,对大多数肾病来说,蛋白尿越高,肾衰竭的风险越大。因此不论处于肾病早期还是终末期,都要重视对蛋白尿的治疗。
蛋白漏出表明肾脏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滤过系统出现了问题,主要是肾小球受损,滤过膜孔隙增大,导致大分子蛋白漏出,二肾脏内免疫炎症频发,导致蛋白漏出。
降蛋白治疗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消除炎症方面,可以通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配合治疗,往往能起到积极效果。在修复受损肾小球方面,部分受损较轻的组织可修复,但已经坏死的肾小球是不能逆转的。可以通过中药疗法加速血液流通,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为剩余肾小球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来保护剩余肾脏滤过功能。
降低血压、血脂水平——保证肾脏血氧供给
血压、血脂水平升高,会影响到全身的血流情况,尤其肾脏作为过滤、排毒器官,一旦肾脏内血流不足,就会造成肾脏细胞供血供氧不够,导致肾功能受损。
因此在发生肾功能不全后,肾友一定要重视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肾病3期后,有七成患者会出现高血压的情况,而且还有部分患者本身具有高血压。
针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治疗,两点非常关键:一坚持服用降压、降脂的药物。首选的降压药是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降脂药为他汀类药物,这三类药物还同时具有降蛋白、延缓肾功能的作用,因此为首选。其中普利或沙坦类药物具有升钾、升肌酐的作用,肾功能不全、肌酐高于265 的患者要慎用。
二配合控制饮食。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减轻症状的同时,也能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为肾脏创造更良好的生存环境。
防治高钾、钙磷代谢紊乱——稳定电解质环境
肾脏是调节身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器官,因此肾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后,必然会出现水、酸碱代谢失衡、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其中由于肾脏的代偿性很大,基本上到肾衰竭期才开始慢慢出现高钾、钙磷代谢紊乱,还有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虽说这与肾功能的好坏直接挂钩,但肾友们也不能坐以待毙。首先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相关指标,比如血钾、血磷、血钙等,及时了解电解质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可以服用一些针对性药物。比如出现高钾血症的患者,可以服用利尿剂排钾,同时具酸中毒的患者可以注射碳酸氢钠溶液改善情况,降低心衰竭的发生。针对高磷低钙的患者,可以服用钙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或非铝非钙磷结合剂如维拉姆、烟酸、考来替等来调节钙磷的情况。最后,肾友还要注意日常含钾、含磷高的食物的摄入,坚持低钾、低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