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 我来答
百度网友f00bc9d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5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51%
帮助的人:652万
展开全部
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爱学习,爱劳动,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生活小贴士伴你同行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773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607万
展开全部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人都会因为兴趣而执着于某一样活动,并在最后取得或小或大的成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兴趣对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兴趣才有心思去做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下工夫,才会动脑子思考,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一个孩子如果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感兴趣,才会不断地发掘出孩子内在潜力。 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学习兴趣浓了,就会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激情,对事物充满着好奇,解决问题的欲望强烈,从而激励着孩子解决问题。 学习兴趣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兴趣浓厚了,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孩子的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总之,学习兴趣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间接着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培养,帮助孩子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才能使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y23705337ge
高粉答主

2020-11-30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754万
展开全部
1、让孩子有兴趣。首先你得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既不是为老师,也同样不是为父母。
2、寻找兴趣,不是强迫接受。孩子一开始的兴趣,得来源于他自己的自愿。带着孩子多去发掘学习的乐趣。
3、多了成绩,父母还需要多知道一些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对某个学科不太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4、不给孩子制造过多的焦虑。学习是长马拉松。不能要求孩子一开始把所有的力气都用上。学习要讲究持之以恒。
5、家长有多喜好。孩子对于科目有所偏颇,也可以理解。只要不是相差的太多就好。能保持在个相对不错的水平线上。
6、适当的鼓励。凡事有时还是需要讲究方法,多换个角度去给孩子讲解。学某样课程的重要性。
总之,教育最终目的是实践,所以应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以他们的生活和已有知识为出发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引导他们学习交流,让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并且提高学习兴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活宝佳佳328
2020-11-30 · TA获得超过690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76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与重视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很大的热议与讨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对当前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小学生兴趣培养存在的几大误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兴趣培养改进对策。

兴趣本身包含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指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是个体本身对于人类全部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比如某人的兴趣是考古学,那么他参与考古工作就是自己选择的一种活动状态。第二,它是指预见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是产生利益关系的事实判断和行为选择,比如商人的兴趣就在于盈利。第三,它是一种情感倾向,兴趣本身就意味着人们能够全情投入、全神贯注地置身于某件事情或者某项活动当中。

一、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兴趣培养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都还比较匮乏,因此对于很多知识和现象都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此时兴趣是促使学生求知的重要动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积极进行新的知识的探索。

第二,兴趣能够提高知识技能掌握的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情感、努力和天分,这个过程中兴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就会促使他更加投入、刻苦的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1.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现状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已经成为广大家长、老师以及学校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整体来说,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层次和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远远高于以前,不论是兴趣培养的类型、培养的内容、培养的方式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小学生兴趣培养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2.小学生兴趣培养存在的误区

(1)对兴趣的看法存在着误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比较认可兴趣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说法,但是他们对于兴趣的看法太过于狭隘和片面。小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有些家长平时也比较忙碌,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因此很多时候家长自己为孩子选择的兴趣班也许并不适合孩子的发展。此外,还有很多家长都是秉持着分数至上的观念,在孩子的兴趣与分数之间往往都选择了以分数为主,并且在兴趣的培养上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

(2)对兴趣培养内容存在的误区

兴趣培养内容的选择是兴趣培养的重要方面,目前小学生兴趣培养存在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在兴趣培养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时候小学生应该发展哪些兴趣、培养哪些特长都是直接由家长决定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这导致兴趣培养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兴趣不符,降低了学生兴趣培养的效率,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对于学生兴趣培养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限制。比如很多学校会举行或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知识竞赛,比如数学竞赛等,此时学校就会鼓励学生参加兴趣班,限制学生其他兴趣的发展。

第三,很多孩子兴趣培养的内容都太局限,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兴趣培养方式选择存在的误区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进行兴趣培养本身就是目的,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都跑偏了,他们把兴趣培养当做了途径,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分数等一些功利化的目的。就目前兴趣培养的方式选择来看,大部分家长给小学生选择的兴趣培养方式都是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这种兴趣培养方式一般都是机械的、单一的、枯燥的训练,因此学生往往在培训的过程中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培训的效率低下。此外,家长与学生之间普遍缺乏沟通,使学生的兴趣培养难以有效进行。

三、小学生兴趣培养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方面,有些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甚至有些是出于相互攀比的原因而让孩子报兴趣班的 (特别是在城市)。孩子很多时候都会受家长的影响,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完善。同时,出于攀比,如果家长让孩子参加孩子不喜欢的兴趣班,也会使孩子产生抵抗和厌烦的情绪。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学习从进入学校就没办法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因此,不论是学习还是兴趣培养,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痕迹。比如,奥数班、英语培训班等都是应试教育下兴趣培养的产物。

四、小学生兴趣培养的改进对策

首先应当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好奇心是人类产生兴趣的源泉和起点,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必须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入手进行培养。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必须关注孩子的好奇心。首先必须注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奇心,比如孩子会提出“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此时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解答。其次,在孩子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好奇心选择,比如“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等充满童趣的问题。

此时,家长和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进行兴趣的选择,使孩子在广泛的兴趣当中确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最后,选择适当的兴趣培养方式。兴趣培养方式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兴趣培养效率,参加兴趣班或许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家长应当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经济条件、孩子意愿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孩子的兴趣培养方式。

五、结语

当前对于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从对于兴趣的看法、兴趣培养的内容以及兴趣培养的方式三方面论述了小学生兴趣培养的误区,并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了改进策略的探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崔绮琴6H
高粉答主

2020-11-3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69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23万
展开全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对阅读提出了这一系列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

  二、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安徒生童话》中还设有“星星词典”,对故事中的生词进行适时解释,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