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会有蟑螂吗
会有,只不过少了一些。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
天敌
蟑螂的天敌是蜘蛛、蝎子、蜈蚣、蚂蚁、蟾蜍、蜥蜴、壁虎等。有一鸟类俗名Cucarachero(学名Troglodytes audax),也会捕食蟑螂。另外,猫、猴子及老鼠也会捕食蟑螂,是蟑螂的天敌。生物防治是消灭蟑螂的最有效的办法。
要消灭蟑螂,必须首先要保证环境卫生,及时打扫,包括卫生间和下水道,垃圾要及时清理。家中不留卫生死角,厨房内不要露天摆放食品,家中不要留积水,并及时堵塞缝洞,这样才能杜绝蟑螂滋生。应仔细检查,连旧电脑机箱都不要放过。住楼房的最好全楼统一行动,让蟑螂无处躲藏。
冬季会有蟑螂。蟑螂会在一些温暖的地方,比如空调房,电饭煲,烤箱,微波炉等周围。
蟑螂不需要冬眠,冬天寒冷,很多昆虫甚至动物都需要通过冬眠来度过冬季,但蟑螂是个例外,蟑螂在冬天时只会躲在阴暗温暖的角落里,但并不是说它们在冬眠,在夜晚时也会出来觅食,尤其是空调房中的蟑螂,和夏秋季节没什么差别。
扩展资料
不同地区蟑螂的季节消长略有所不同。上海和江、浙地区,黑胸大蠊是居民家的优势种群。在4月中旬开始见活动,随着气温逐月上升,活动增强、密度明显上升,7-9月为活动盛期,8月为密度高峰。从10月起,随气温下降而活动减弱,12月到翌年3月为越冬期。这一地区美洲大蠊季节消长与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南方地区的福建、广西因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室内终年有蟑螂活动,但还有明显的消长规律: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都在6月为高峰期。南宁市美洲大蠊在6月和8月呈双峰型。
东北地区的日本大蠊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密度明显上升,6月出现高峰;7月中旬密度有所下降,到8月又出现第二高峰,9月又见下降,10月下旬活动明显减弱,进入越冬期。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
一般地,8-9月为南方地区蟑螂的季节高峰期。
在冬季,在无取暖设备的建筑物内,蟑螂都匿藏在阴暗和较暖的隐蔽地点越冬。成虫、若虫和卵鞘都可以越冬。从目前的资料看来,它们的越冬是静止而非滞育。根据这一情况,在冬季开展灭蟑螂运动,比较有利。一则找到的蟑螂,由于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容易捕打,二来在有热源的地方使用杀虫剂集中喷洒,可以获得较好的杀灭效果。
但是在冬季室内有取暖设备的情况下,室温较高,蟑螂可以不出现越冬状态。例如在宾馆中央空调,在冬天,室外气温常在0℃左右, 室内因较温暖,德国小蠊照常活动。这时期蟑螂比夏季更为集中,多聚在有暖气的房间里,紧挨热源栖息。
蟑螂喜暖畏寒,在零下情况甚至可能会冻死。而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 -般冬天的温度都是几度到十几度,鲜少有极寒冷的情况,所以蟑螂还是可以正常生存的。而在北方,因为室内有暖气,所以事实上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冬天室内依然可能存在蟑螂。不过因为终天天气寒冷使得蟑螂繁殖速度减缓,在这种情况下,蟑螂都会寻找温热的地方活动,这么一来蟑螂活动的范围也比较集中,而这个时候也是灭蟑螂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