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红衣炮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它的威力如何?
红衣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夷大炮。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清代的红衣炮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
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其技术特征是:
(1)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也可发生链弹等弹药。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
(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
(4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最早红夷大炮由天启年间闽人所仿制,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所购买的第一批红夷大炮为英国沉船上的舰炮,用于宁远城与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寇菲林长炮。现中国军事博物馆仍藏有此炮。
它的威力如何?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
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非常显著,连努尔哈赤都被炸死。很长时间内,后金骑兵不敢进攻装备有红夷大炮的宁远、锦州、山海关等战略要地。
红夷大炮对中国火器的影响。
清朝进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极一时,可说红夷大炮的式样已经成为军队火炮的制式,从而压制了其他先进火器的研制和装备。从整体上说,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实际上射程还不如明朝进口的那些红夷大炮,加之开花弹的失传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
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对钢制火炮进行精加工,线膛炮和后装炮也开始装备军队;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新的发展;同时因化学的进步,苦味酸炸药、无烟火药和雷汞开始运用于军事,炮弹的威力成倍增长。
结语
反观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范铸炮,导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门不复存在,开花弹也失传,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明朝!两百年前让明朝苟延残喘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红衣大炮又称“红夷炮”,是明代后期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一种大型前装火炮。后来因清廷忌讳“夷”字,所以改称红衣大炮。红衣大炮是一种前装火药的滑膛炮,发射时需要从炮口装填火药,并要用木棍压实,然后再把炮弹放入膛内,点燃引信。炮弹在膛内的高压下射出炮口,攻击敌人。红衣大炮虽然存在射速慢、精准差、炮体笨重等缺陷,但是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比如在炮身的两侧铸有炮耳,方便调节射角,再配合火药用量也可以调节射程。
(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在那个时代威力还是蛮大的。在清代每年的5月16日,要隆重举行火炮的册封典礼,届时受过封的大炮必须移到靶场上鸣放九声,以谢恩典。每年的秋季9月,还要在卢沟桥进行操炮。据史料记载,炮弹出膛后,火光四射,声如雷鸣,烟尘弥漫,能击中几百步开外的目标。
红衣大炮在满清取得天下以及对外的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清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自此凡遇行军,必携红衣大将军炮”。这是因为在对明军的作战中,深刻地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八旗军首次败于明军,很大程度上是受挫于红衣大炮的威力。1631年,女真人仿造首门红衣大炮成功,自此之后大力铸造火炮用于对明军作战。康熙帝在位时,还铸造了900余门火炮。红衣大炮在清朝前期对俄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也开始着手解决东北边疆问题。1685年,康熙派遣都统公彭春、副都统郎谈等人统兵,从水路两路进取沙俄盘踞的据点雅克萨。清军在包围雅克萨之后利用安置在城北及东西两翼的红衣大炮向城内轰击,城内的沙俄哥萨克兵伤亡惨重,城墙也被轰塌了几处,沙俄士兵见城池不可守,只好投降。
(城墙上的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一直到康熙时期,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此时中西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差的还不是很大。但是在此后的很长时期内,清军的武器装备都没有大的变化,和康熙时期相比,雍正朝火炮铸造寥寥无几,主要是调用旧炮供各地使用。这样一来,中西差距越来越大,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舰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满清王朝在建立之初,因为受到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其军队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在之前统一女真部落和进攻朝鲜的时候,双方武器并没有形成代差,所以满清军队那时候打的还算顺风顺水。但是当他准备对明朝下手的时候,就遇到了大麻烦。
明军在建国之初就是一支大量使用火器的部队,所以哪怕到了明朝末期,其军队当中的火器保有量也是相当庞大的。在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以后,民兵对于火器的使用和研发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满清政权以女真骑兵和重步兵为先锋进攻明朝的边疆重镇之后,他们发现明军的火枪火炮对他们攻城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尤其在1626年,努尔哈赤御驾亲征,却仍然败在宁远城下。而且因为这次战役,努尔哈赤被火炮打成重伤,自此满清政权开始对火炮火枪的发展和研制上了心,并开始从明朝搜罗武器专家和会使用的人,并将他们充实到自己的部队当中,让部队拥有更为强悍的战斗力。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满清部队通过缴获或者是自己制造得到了大量的火器。而在这其中,红衣大炮是满清部队当中最负盛名的战略级武器。那么这种火炮又是什么来历呢?
火炮的原型来自于西方红衣大炮是由明军的火器专家建造,但其仿制的原型是16世纪晚期来自于欧洲的长身管、仿锥形结构的火炮。这种火炮相比于明军同期使用的火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所以明朝再对这种大炮,经过考察和拆解实验以后,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就决定仿制。
火炮的性能参数极其优秀在1626年宁远之战当中,红衣大炮的首秀就是炸伤努尔哈赤。因为这门火炮的最大射程可达1公里左右,这在当时而言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所以努尔哈赤就是不自觉地站在了火炮的射程之内,得以被城墙上的明军慢慢的瞄准,一炮过去,大汗倒地不起。
而这种火炮的威力也相当恐怖,“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努尔哈赤在前线,身披重甲,身旁不乏精锐之士前呼后拥,仍然被这门火炮炸得登时坠马,流血不止。
而满清政权引以为傲的精锐骑兵和重步兵在火炮的轰鸣之下,损兵折将,几乎难以靠近宁远城的城墙。凭着这种先进的火炮,明军以守为攻,又取得了宁锦大捷。一向在野战当中,经常败于满清部队的明军,在获得先进的火炮以后,利用正确的战术,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结语:由此可见,红衣大炮这种当时的先进装备,居然能够帮助战场上较为弱势的明军取得胜利,可见其威力不容小觑。而满清军队在得到孙元化的部下帮助以后,获得了盼望已久的火炮技术和火炮实物以后,整支军队的实力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问鼎中原,统一全国。
我们在看古代战争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古代一些火炮都是前膛上炮弹,而且炮弹基本都是清一色的铁球,发射后竟然能爆炸。这种铁球根本没有装炸药,杀伤力也不大,到底这个铁球是什么炮弹?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相信很多人一定很好奇,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古代的炮弹。
古代火炮的炮弹,一种是实心不易碎的,为实心弹,射程较远,主要用来攻城和水战,也就是传说中的一发入魂,材质为实心铁球和花岗岩石球。一种是易碎的,分实心或空心的,实心的一般以砂岩球和瓦球为主,主要用来杀伤人员,这类炮弹装填的时候是一个整体,出膛时就碎成大小不一的碎片了,也就是大喷子,射程较近。当然,早期是直接填装碎石铁砂,后期则是把铁砂装在瓦罐里。
而炮弹的形式有以下三种,分别为实心弹、霰弹、开花弹,实心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铁球,主要是攻击硬目标,比如破城墙或者城门。铁球炮弹发射后如果碰到了地面,它会反弹还会持续攻击。因为古代炮弹是圆的,发出去后会滚动很远,碰者皆死。如果反复多次,杀伤力还是不错的。
不仅如此,这种实心弹的威力对付密集的步兵方阵也非常有效。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十几斤重的铁旮瘩以二百米每秒的速度砸进人堆里,绝对会造成一地的残尸断臂。据记载曾经有枚实心弹贯穿了26列步兵方阵,这一下子就得死伤几十号人,威力相当可观。
而霰弹、开花弹主要是对敌人步兵进行攻击,我们国家古代就出现了著名的火炮—红衣大炮。红衣大炮其实就是一种实心弹火炮,实战里打急眼了,连铁钉子、铁蒺藜、铁扳手、老虎钳子都能装炮里发射出去。
开花弹在明朝时期出现过,不过这种开花弹引爆方式极为不安全,很有可能会造成炸膛。在拿破仑时代欧洲的那种开花弹,外面就是一层铁皮,里面是炸药,延时引信技术也不过关,价格昂贵,所以拿破仑的炮兵用的基本上都是实心弹。
除此之外,小编再大体介绍一下古代火炮发射原理。古代火炮都是从炮管装药,先加入发射药,然后放入弹丸用捣棍捣实。点燃发射药,发射药瞬间爆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把弹丸推出去!这个弹丸基本上就是块金属球或者磨好的石球,也就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大铁球。这下你知道了吧!
火药尽管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晚唐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到了宋代现代火枪、火炮的雏形开始出现,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战争中也逐渐掌握了火药的生产制造技术,通过蒙古西征和丝绸之路贸易火药逐渐流传到中东和欧洲。朱棣迁都北京后组建了拱卫京师的三大营,其中的神机营就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部队,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独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在朱棣五出漠北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的战争中明军综合运用冷热兵器屡屡得手。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使臣皮雷斯在一支由4艘帆船组成的护航舰队护送下抵达广州。舰队为向中方表达敬意而按欧洲礼节鸣放礼炮,却被当地官府和人民误以为是开炮滋事。尽管后来经过一番解释之后误会消除,但葡萄牙人还是引起了中方的格外关注:——当地官员为此登上葡萄牙舰船视察。根据当时广州官吏给朝廷的奏报以及他们留下的私人笔记中可以得知:葡萄牙人的火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铳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其铳用铜铸,大者千余斤,名佛郎机”。佛郎机本是明朝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称呼,至此也被用来指称这种原产于葡萄牙的新式火器。
当时的明朝国产火铳、火炮存在的主要缺点在于:均为前装式,火药须从筒口装入;每射击一发之后须等枪管、炮筒冷却才能继续装入火药,碰上机动性强的敌军骑兵根本没机会打第二发。而佛郎机恰恰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流行于15~16世纪的欧洲早期后装炮最大的妙处就是采用母铳衔扣子铳的结构,较好解决了管内闭气的问题。将装有火药的子铳放入母铳膛内发射以避免铳膛与火药直接接触而带来的炸膛风险。由于子铳是单个的,便可以发射一个子铳后换上另一个,几个子铳迅速更换就能形成“弹落如雨,所向无敌”的密集火力。与此同时佛郎机还配备了准星、照门,从而使射击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1522年8月5艘葡萄牙舰船公然驶入珠江口挑衅当地驻军,明军成功击败了这支葡萄牙舰队并俘获2艘舰船以及船上的20多门佛郎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驾驶两艘巨舰突袭澳门,尽管这次军事行动针对的是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但此时的明王朝并未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应对此事——毕竟如果荷兰人成功战胜了葡萄牙人会不会顺便侵扰中国沿海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对此明朝官方进行了充分的战备。
明朝方面对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战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新式火器进入了明朝的视线:这是一种前装滑膛炮,口径多在100毫米以上,多为铁制,也有铜制,重量从70斤到万斤不等。弹药前装,重量一般可达数斤至十数斤不等。射程可达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杀伤力超过了明军已成功仿制的佛郎机。在接触到这种新式火器后明朝的军政大员们迅速决定将其作为新的引进目标,而之前的佛郎机则被视为应当逐渐淘汰之物。
明朝同荷兰战争中缴获了一部分新式武器,葡当局在澳门建立卜加劳铸炮厂,葡萄牙人多为红发,明朝称之为红夷大炮。努尔哈赤和袁崇焕的宁远之战,明朝就采用11门红衣大炮。以前明军战斗红衣大炮没有发挥威力,不再炮本身,而在没有好好用它,袁崇焕利用坚固城墙,抵挡后金骑兵攻击速度,发挥红衣大炮的威力,后金损兵折将1.7万人,努尔哈赤也被炮所伤。
这种火器为明朝立下很多战功,在叫红夷似有不尊重之意,所以改为红衣大炮。皇太极为报父仇攻打宁远,被炮所伤,所以组建一支火炮重部队,用此火炮在大凌河之战成功夺取城池。缴获大量火器,两年后明军中火炮最多、炮术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变,至此后金与明之间在火器力量上的对比被极大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