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从发明到现在已经三百年了,为何只用公羊不用母羊制作呢?
先说说什么是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也叫做“排子”或者“囊”,在清朝时期是黄河上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运输工具,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300年的历史。
制作羊皮筏子,步骤虽然不难,但是很吃手艺和技巧。尤其是在宰剥羊皮时,需要从羊颈部剖开口,慢慢地将整块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中途绝对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因为后面这些羊皮需要吹气成囊状,用于水上漂浮。
虽然船舶也是河流上最必要的运输交通工具,但是黄河水流湍急、落差大,险滩还多,所以行船的局限性很大。
在中国漕运历史上,一般都会有将货物从上游运往下游,尤其是黄河地区,羊皮筏子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该地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因为无论是拉货,还是渡人。
使用羊皮筏子的老农,一般都是在上游给羊皮筏子充气装运货物,到了下游目的地卸货之后,再给皮囊放弃,背驮回到上游继续使用。
羊皮筏子为什么不能用母羊皮?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安全考虑。
羊皮筏子最重要的部位,就是筏子底下的皮囊。皮囊是需要充气才能使用,母羊皮之所以不能用,是因为母羊是需要哺乳的,怀孕或者是哺乳过的母羊皮长期使用很容易会变形。而且母羊皮的乳头部位有很多的小气孔,这是渡河中最为忌讳的。
黄河水流这么湍急,遇到险滩的时候,用母羊皮制作的羊皮筏子很容易出事。一旦出事,筏子上面的人九死一生!
如今,羊皮筏子既已经成为了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黄河特色的旅游项目。虽然羊皮筏子也面临了后继无人的危险,但仍然希望这项传统文化手艺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毕竟“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这么优美的诗词,还是希望后人能听到诗词的时候还能见证羊皮筏子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