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 我来答
安适且杰出丶赤子4
2021-10-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熟悉的宋朝有一段:夏、商、西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段,统一秦汉。两周,两个汉朝和两个金朝是历史学家对一个王朝不同时期的划分。然而,春秋战国时期不是朝代的名称,而是从周朝皇室东迁到洛邑到秦朝的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771年,周朝仍处于周朝游王的统治之下,但他的愚蠢统治吸引了当时犬只军队的攻击。戎戎军入侵西周都城,在历山杀了周游王。当时只有在场的秦襄王将军队击退,西周王朝灭亡。后来贵族们建立了周游王之子继承王位,但关中地区仍然不适合作为周朝的都城。因此,在公元前770年左右,周平王继承王位,选择东移都城,因此在郑、秦、金三代诸侯的保护下,都城东移至洛邑。从东进到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的时期称为东周王朝。

由于自然的变化。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崩溃时期,表现为宗法分封制度的破坏和周王室的衰落;经济井田系统的崩溃;在文化上,等级顺序的传统礼仪被忽略了。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建立时期,表现为:战争不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团结;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文化法制观念逐步确立。

到公元前453年,晋国也被瓜分,这就是“三家分晋”事件。后来,随着周王威利的承认,划分晋国的三个家族成为汉、赵、魏三个附庸国。“三晋割据”的发生,使当时的诸侯国意识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于是魏国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改革。此后,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军。在进行国内改革的同时,这些附庸国也开始相互争斗。在不断的混战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始脱颖而出,出现了“战国七杰”。

春秋以后,齐、楚、燕、汉、赵、魏、秦七个封建国家进行了多年的斗争。当时,人们把七个封建国家称为战国。《战国政策·燕政策·一》表明,苏秦的弟弟苏岱曾说过:“天下有七个战国,燕是弱国”,可见当时七个封建国家都有战国的称号。到西汉初年,“战国”一词的含义没有改变。

周武王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他在内部任命贤吏,在外部分封宗族,使长期遭受破坏的中国土地得以复兴,使深陷水深火热的人民享有和平与繁荣。然而,命运并没有给这位精力充沛的周朝创始人留下多少时间来展示他的雄心壮志。他任职仅十年就去世了。随后,吴王之子程王13岁即位。在叔叔周公的悉心协助下,他继续每天管理一切,以稳定国家。

小童历史
2020-12-29 · TA获得超过1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背过《朝代歌》,大陆流行的人教版,其中有一段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等等,都是后世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划分。但是,春秋与战国,却并非朝代名称,而是同属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至秦王朝一并天下之前的那段时期。

既然,春秋与战国并非朝代名称,那为何要将东周那段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呢?后世之所以会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而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源於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其记录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统。

而另一部史籍鸿篇《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其记录的年代是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即三家分晋),而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资治通鉴》记录到959年,很好理解,是为了不述及当代(宋代)。那为何又从前403年开始记录呢?因为在司马光这些儒生看来,孔圣人已经著了《春秋》,而后世孺子是不能比拟“圣人”的。故而,孔圣人写过的那段时期历史,后世儒生是不能轻易动笔的。

故而,《资治通鉴》的记录年代,只能从《春秋》之后的年代开始。但是,《资治通鉴》又没有紧接着《春秋》之后的年代(前481年)开始,而是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马光等人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当成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后世也基本上都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春秋迈入战国的重要标志事件。

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从表面上看是传统的那套规则体系越来越崩解,而使战争越来越无序、激烈、频繁。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於社会形态体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将部分土地封赐给宗室勋臣,以建立邦国,而称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封赐给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称为家。诸侯的疆域(国)与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构成了“国家”一词。


按过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夏商周称之为奴隶社会,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适用於中国,且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他是根据西方的历史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对东方的历史政治形态欠缺研究。

对比东西方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其实与西方中世纪那段时期更为相似。且“封建”一词,源於《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的本义,就是指封邦建国。

而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会结构体系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仍是那种封建体系。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鲁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齐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各诸侯的国政,都由各国的世族卿大夫分掌,而很多诸侯国君都如同傀儡。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各诸侯纷纷实行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就是:加强君权、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故而,在战国时期,虽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经不占据主流。而渐渐实行了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故而,君权才得以渐渐加强,而世族卿大夫的实力却渐渐削弱。这也是为何鲁国三桓,在春秋时期权势熏天,而到战国时期,却渐渐没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但大国在集权,小国也同样在集权。可以说,至战国中后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都已基本解体,这也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突然变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在天下范围内确立了集权帝制的形式。简单地说,春秋时期,仍为封建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已悄然成为了君主集权制。正是这内在的变化,而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从而凸显出了时代的变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小登登先生
2021-01-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因此将它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分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黛米
2021-01-24 · TA获得超过1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蛋蛋兽影视娱乐
高能答主

2021-01-24 ·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永远不倒。
蛋蛋兽影视娱乐
采纳数:713 获赞数:77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关于为什么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的问题,是史学界根据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中的不同阶段划分的。
一,春秋是奴隶走向崩溃的阶段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始至公元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周王室逐渐衰弱,各诸侯为扩大实力,开始兼并战争,图霸、称霸。因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记载的起止年代与这段时间大体相当,所以史学家便把“春秋”作为这一时期的名称。
二,战国是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自公元前475年三国(韩、赵、魏)分晋始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是封建制确立。战争性质不再是称霸而是统一,确立私有制。因其间255年就发生战争230起,汉、刘向的《战国策》记录了七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学界便把“战国”作为这段时间的名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