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才蔡邕是因为“哭董卓”才惨遭王允诛杀吗?
蔡邕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千古才女蔡文姬之父,关于蔡邕之死,《三国演义》的描述和《后汉书》的记载略有不同,但都明确提到蔡邕是因董卓而死的。
《三国演义》第九回中,王允和吕布合谋杀死董卓后,王允大犒军士,召集众官,酌酒称庆,突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小插曲:
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 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遂唤武士:“与吾擒来!”须臾擒至。众官见 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
但这段小插曲在《后汉书》中,却并不是这样: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后汉书》并未提及蔡邕伏董卓尸而大哭,只是说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时,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脸色表情可见感伤,但并无“哭”字。
接下来王允杀蔡邕的描述,《后汉书》和《三国演义》基本一致,《后汉书》更为简洁: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而《三国演义》则更详细描写了王允和蔡邕的对话,当时王允顿时倍感不爽,他当场大发脾气:
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而蔡邕也甘愿伏罪,他解释了“哭”董卓的原因:
“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 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 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此处蔡邕请求留下性命来续修成汉史,接下来太尉马日磾(此处《三国演义》写成“太傅”有误)也为蔡邕向王允求情:
“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大意是蔡邕蔡伯喈是旷世逸才,对汉朝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
不过王允显然没有容人之量,他拒绝马日磾说:
“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王允杀蔡邕的理由非常牵强,他居然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谤书,又认为如果留下蔡邕在幼主身边写文章,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会令我们这些大臣蒙受毁谤议论。
《后汉书》关于蔡邕最后被杀死的描述是:“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而《三国演义》则说:“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其中《后汉书》王允有后悔之意,《三国演义》则无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