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 我来答
恽海聊生活
高粉答主

2021-11-08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6万
展开全部

耕读文化的精髓:以耕读为荣,认为耕读结合是高尚的事情,认为耕读结合的生活是合理的;耕读是治生的需要;耕读是锻炼人的方式;以农业为业余爱好,为消闲、陶冶性情、复归自然的手段。

过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读过书的农庄主、较富裕的自耕农。他们经济条件好,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又参加农业劳动。汉代的崔寔自幼读书,学识渊博,成年后经营田庄,40岁左右就成为有名的农业经营家。清代的杨秀元早年在乡间执教,40岁后归耕,主张耕读兼营,半耕半读。

一类是隐士,有文化而不愿做官,或不能做官。

一类是政府官员,他们中不少人有耕读生活经历,做官后仍关心农业生产,有农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热心农业技术推广,贾思勰任高阳太守,他《齐民要术》的写作原则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他不是脱离实际的官员,他有农业生产的亲身体验。

国学闲扯之人
2023-02-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耕读文化其实有三种来源,其体现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太相同:
1、农家思想影响,认为每个人都该种一点地;
2、儒家思想在种植之道的体现,也就是指对农林牧业的研究,例如编写《齐民要术》;
3、儒家思想在“天下无道”时的无赖选择,即众人熟知的“隐士”;
但是,这不包括常见的两种形式,即生活条件的限制,只能边耕边读,以及某些人退休后的选择,以耕种和读书自娱自乐。
前三种,是思想,后两种,是状况,组成了中国古代复杂的“耕读文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