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之后,很多人都比较喜欢《三国演义》的曹操,而不喜欢刘备?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的喜好都会不一样。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受家长的影响,曹操的形象就是一个恶人,而刘备就是一个好人,因此小时候大家都讨厌曹操而喜欢刘备。也就是说小时候的思想简单,可以用好人与坏人去分类历史人物,非好即坏,人们喜欢好人而憎恶坏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人们对社会的发展,对人性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明白了一个人是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综合评价的。人们再看《三国演义》时,会加入自己的思考,不会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于是喜欢曹操的人越来越多。曹操作为一个能臣功臣,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并非一点没有,他统一北方,让北方人民过上相对稳定的日子。刘备的人设虽然是高大上,但是他对人民的贡献没有曹操大。
道德是弱者的利刃,强者不屑一用!内心强大的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无所不用其极,他可以杀吕伯奢全家,可以杀军需官,还可以杀协助汉献帝意图谋害他的大臣。凭心而论,如果我们自己处在曹操的位置,也不得不如此做,因为人性如此。曹操统一北方,外击匈奴与乌桓,经营西域,对国家的贡献是强于割据巴蜀的刘备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这样评价《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刘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被罗贯中写得完美得像神而非人。综观刘备的所作所为,他跟曹操其实是一路人,只不过他披上了道德的外衣。在《厚黑学》里,刘备是脸厚的代表,曹操是心黑的代表,两人都是善于权谋的高人。因此脱离了用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来评价曹操与刘备,人们就会越来越喜欢更像一个人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