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儿子没人敢和朱标抢皇位,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为何会以胡惟庸和蓝玉两案为契机砍了这么多人的脑袋?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朱家的江山更稳固,让自己的后人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享受皇权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所以,他在砍了可能会对朱家江山造成威胁的人的脑袋的同时,也制定了不少的政策和规矩。
朱元璋这个人实际上很霸道,他不允许别人挑战他的权威,所以,他也不会允许别人去破坏自己所定下的规矩。
他给你的,你可以拿,他如果不给你,你却伸手拿的话下场恐怕会很凄惨,“拿来主义”在朱元璋这行不通。
朱标是朱元璋所立的皇太子,朱棣怎么敢去争去抢?如果朱棣真想去抢,别说抢不抢得过朱标,也许在朱标还没有作出反应之前,朱元璋便已经拿下朱棣打屁股了。
此外,朱标很受朱元璋的喜爱,这一点,朱棣没办法和朱标相比。
1355年10月,朱标在太平的陈迪家中出生,此时,郭天叙和张天祐正率军攻打南京,不过因为陈野先的临阵叛变,郭、张两人最后阵亡了。
这对朱元璋而言是不是一个坏消息?显然不是,郭天叙是郭子兴的儿子,老郭死了之后小郭顶了上来,所以郭天叙当的是濠州都元帅,朱元璋只是一个副元帅,张天祐又是老郭的老部下,郭、张一死,朱元璋没了小郭的掣肘,自然而然便成为了这支军队的统帅。
所以,郭、张在南京一战中阵亡,对于朱元璋是一个好消息。
朱元璋听说马皇后给他生了儿子之后,没过多久,郭、张又阵亡了,让他成了头头,心中当然很高兴。
他一高兴之下,便给儿子取了名,即“标”,标有旗帜之意,这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他朱元璋熬出头了,从这时候开始,他的旗帜上可以印“朱”字了,很意气风发。
朱元璋也很看重规矩,他用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是嫡长子,由朱标继承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事。
朱棣虽然比朱标小5岁,不过他的成长很快,同时他的野心也不小,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直接打发他去了北平,给明朝守边。
当然,朱元璋之所以让自己的儿子守边,说到底也是因为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为了一个皇位而争个你死我活,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在自己死后特意下诏不让藩王入京奔丧,免得又是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
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他也曾经和朱允炆讨论过藩王的问题,他对朱允炆说:“我将你的叔叔们封到边地去,这样他们便可以为你好好地守住边疆了,如果有胡虏来犯的话,他们也能够帮你抵御,你也可以安安稳稳地当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胡虏来犯,叔叔们可以帮我抵御,可如果是叔叔们要造我的反的话,谁帮我抵御他们?”
朱元璋听完也沉默了,他对此也没有好的对策,所以便问朱允炆:“你对此有什么办法?”
朱允炆想了想,说道:“我会先用道德和立法去感化他们,去约束他们,如果不行的话我便剥夺他们的爵位,再不行的话我连他们的封地一块拿走。”
朱元璋尚且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儿子,更遑论朱允炆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子了,总不能让朱元璋为了朱标和朱允炆父子俩将自己别的儿子全砍了吧?
不过,朱元璋虽然不会砍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如果他们敢流露出想要和朱标争一争的迹象的话,朱元璋也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
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政策,将皇权集于一身,也将皇权推向了顶峰,绝对没有人有能力、也没有人敢去挑战他的权威,即便是他的儿子也一样。
对于朱标的储君之位,朱元璋的儿子,如朱棣,他们不敢去和朱标争的原因除了朱元璋不允许,他们也不敢去忤逆他的意志之外,朱标本人的能力实际上也不弱。
明史中所谓的“太子为人友爱”虽然也是朱标的人格魅力之一,但绝不是唯一。
朱标13岁那一年,朱元璋让他去濠州祭祀先人之墓,朱标途中经过太平的时候,特意去了拜访了陈迪一家,然后赏赐了陈家白金50两,这说明了什么?朱标从小跟着朱元璋,也学会了朱元璋收买人心这一套,此时的朱标只有13岁!
1377年,朱标22岁,朱元璋为了将来能够让朱标当一个优秀的皇帝,对他再一次倾力培养,特意下诏让他开始学习处理政事,官员所奏之事先交给朱标处理,然后再由朱标上奏给朱元璋,让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在朱元璋的培养之下,朱标的进步也很明显,后来更是专门为他开设詹事院,这也说明了朱标在处理政事方面让朱元璋很满意。
由此也可见,朱标这个人能力绝对不弱,否则的话,不可能同时获得朱元璋和朝中文武所有人的肯定。
不过,朱标虽然颇有能力,但很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朱允炆却真的很废。
朱元璋临死之前,为了让朱允炆能够顺利地坐上皇帝的宝座可谓是煞费了苦心,不过,朱允炆手里明明拿着一手天底下最好的牌,可是却被他打了个稀巴烂,最后皇位也被他叔叔朱允炆夺走了。
因为朱允炆的废,所以不少人也将他的废代入到了朱标的身上,但很显然并不是如此。
朱标活着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的威望。
所以,朱标活着的时候自然没有人能够和他争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