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波斯灭不掉希腊呢?
因为有斯巴达的存在。
如果没有斯巴达,希腊很可能就凉了,波斯灭掉希腊最好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因为后面希腊人也越来越团结了。
公元前334年4月,亚历山大在赫勒斯滂海峡亚洲一方的阿拜多斯(Abydos)登陆。他登陆亚洲后的第一件事是前往特洛伊吊祭阿基里斯墓,与薛西斯侵希途经特洛伊吊祭卫城者的亡灵同工而异曲。
盖薛西斯是矢志替“亚洲”报仇。这分明是欧亚大对决的阵仗。5月,亚历山大在其腹地格拉尼库斯(Granicus)打了一场恶仗。在开战前,波斯的希腊雇佣兵头目罗得岛的门农主张坚壁清野,但波斯众前敌太守不听他的,致有格拉尼库斯一战之败绩。波斯中央遂任命门农为西部军务统帅。
门农手上现有300艘战舰,其他还在增援中,他的打算是直捣马其顿本部。这位希腊军人,让亚历山大遇到了强大的对手,门农并非等闲之辈,他曾将腓力派遣的先头部队逼退回小亚细亚的西北角。在海上,波斯海军与希腊联合舰队的对比是400:160。
为了减少兵力的无谓耗损,亚历山大索性解散海军,只留一小队维护经由赫勒斯滂海峡补给的畅通,而改采“在陆地上击溃敌舰”战略,由格拉尼库斯战场南下,攻占爱琴海东岸港口:以弗所、米利都、哈里卡纳苏,沿途剥夺波斯的军港。这是险招,因为亚历山大必须占据整个地中海的东海岸线,除了每战必胜外。
派驻每处的留守部队必须挺得住,此战略才生效。在解决了哈里卡纳苏后,亚历山大沿安纳托利亚南岸东侵,然后南略,进入叙利亚。在此转折处,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拦截,却败于伊苏斯战役。亚历山大成功地南下,攻占腓尼基诸城邦,其中最艰苦的是推罗围城战,该城筑于海岛上,以海堤联系大陆。
守军用烧红的沙土洒向攻城部队,苦战始于公元前333年11月,至次年8月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