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4:目标
终于看完前言,现在开始正文,首先就是课程目标。我很庆幸的是,一开始就从课标开始学习,不仅意味着正确的方向,还意味着高屋建瓴的角度去看待课程。正确且又高度,所以是个很好多开始。
先写出音乐课程总目标来镇楼: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WHY要课改:
传统课程观过于强调认知,把丰富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架。这种充满理性,缺乏情感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感到枯燥深圳厌恶。11年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的课程观批判了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突出“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
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要关注兴趣,态度和需要,以及个性发展,关注其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2. 突出课程的整合。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建立在对人的生命整体观怀上,而不仅仅是认知性的目标。过去,像能力,情感,学习方法等都被排除在课程目标以外,其价值成为只是的附庸。新的课程观在有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 转变同时,使得课程目标也由单一性的认知目标,转向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多种目标有机结合。
目标通过三个维度进行表述,分别是:
重要性/意义:
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层面。如情感,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在表现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对生活的乐趣,进取,向上的态度;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更反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
具体内容:
1.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 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喜爱音乐,掌握基本知识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知道什么是好的,这很重要。)
4.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 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
把之前的的“理解多元文化”改成了“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多样性,而不是多元化,强调了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理解世界文化。
重要性/意义: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从只重视结果而轻过程的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思考,个性,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人的发展,使人成为只会接受和记忆,而不会思考和评析的机器。
由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含在教学过程中,过程即目的。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
具体内容:
1. 体验:
体验是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 情感和意识 。体验使学习进入生面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增长,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要视学生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世界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体验对于音乐学科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音乐课程不可以单纯的依靠讲授,因为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不同,讲授的方式是以他人/教师的感受和体验代替了学习者的体验。所以,万分强调“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
2. 模仿
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听唱的方式学习。
3. 探究
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去主动收集资料,调查,分析交流,发现探索问题看获得结论。它的好处: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独立的持续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养成合作的品质,增进独立思考。
4. 合作
小组最好是异质小组,不同的能力和性别等分组。比如各小组可自行设计:演唱形式、编创动作、制作道具、伴奏乐器、节奏型。融会游戏,竞赛一体。
5. 综合
课程综合在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形成,使人格完整全面的发展。
1. 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自己要先捋一遍)
2. 音乐基本技能。
3. 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虽然任何一门学科必定要学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但是,一定要放在整体的音乐实践的基础上。(这是最大的矛盾要解决,要做好)
以上就是课标的课程目标。今天的内容里由很多关于教育的文字非常值得思考,其实我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很厉害,教育改革这么庞大的事情,我们虽然会吐槽从没看到过改变,但是,你能从这里感受到,一点一滴,我们国家的教育从业者们的在路上。
向他们致敬,也是我未来的方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