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展开全部
旅行有什么意义?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朋友圈晒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网上调侃很多人旅行的状态。
有人说,旅行可以长见识。恕我直言,你如果本就没有知识,旅行多少次也长不了多少见识,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就像那个著名的段子,湖面上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有知识的人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文化的只能够:“卧槽,好大一群鸟”。有文化去的人戈壁 旅游 ,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中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喊:“哎呀妈呀,这是啥逼地方?全是沙子”。真应了那句:只怪平生学文少,满腔热血憋卧槽。
还有人说,旅行可以放松心情。可是你想想,如果一个没钱没闲的搬砖一族,就算跑到天边,现实也能追上ta,暴揍ta不是?
那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旅行可以摆脱旧环境带来的负面联想。
如果在生活中受了伤,那么在熟悉的环境中,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让ta触绪伤怀。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目之所及,皆是回忆“的环境中待太久,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出去走走。
其次是旅行可以让人摆脱工具意识。
在熟悉的场景里,我们看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会工具化。
比如当你站在十字路口,随便看看你都知道这一条路是通往哪里的。你还知道哪一栋楼是医院,哪一路公交车能把你载到哪个朋友的家……一切对你来说都是达成某个具体目标的工具。
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这样的工具化心态里,一定会面目可憎、一脸俗气,连自己都觉得乏味。这时候,就有必要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
即便那里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地方,没有任何优美的风景,但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快感,因为陌生的环境总会让人对生活拉开审美距离。
当你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你并不知道每一条路通往何方,也并不急着赶路。这就意味着,这个路口对你来说并不是通往某个目标的工具。这样的话,就算走错了路你也不会生气,只会用悠然的心态欣赏街景。步子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无妨,因为没有了目标,就不需要执行;而不需要执行,当然就不需要苛刻的进度表。
很多人之所以把旅行搞得很疲倦,也不觉得有任何审美体验,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让自己和环境拉开足够的审美距离。
为什么说”距离产生美“?你可以脑补一下生活中的场景:婚姻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这仅仅是因为人喜新厌旧的天性吗?并不全是。因为恋爱时,爱慕和思念可以帮人拉开审美距离,而婚姻生活是工具化的。工具化一定意味着零距离,零距离一定会让美感消失。
最好的审美距离不但要“远”,还要“高”。即便你没有出门旅行,但只要登上你所在的城市的制高点:一座山,一栋高楼,这个时候,你就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你会感觉到,在俯瞰的视角下,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所有的街道和房子虽然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改变,但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你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
其实诗歌的美感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打动我们的那些诗句,唤醒的不都是我们熟悉的经验和 情感 吗?为什么同样的内容,用日常语言讲出来就平淡乏味,写进诗歌就激荡人心呢?道理也是这番道理。诗歌语言运用了比喻、押韵等等修辞技巧,形成一种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的新语言。
这就让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而新语言带来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这种由距离带来的陌生感产生了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从“登高”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回事。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很难领会旅行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既不登高甚至从不旅行,也缺乏对诗歌的感受力,那么他的嘴脸就容易显得俗气。从美学角度定义俗气,就是人和现实生活拉不开距离,一切所想所做都是工具化的。
俗气的人生会把人的动物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家财万贯也活不出高级感和仪式感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即使在集中营里,每天也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电影《敦刻尔克大撤退》中,那些英国绅士面对德军飞机的轰炸,也要在沙滩上支起一个小帐篷,煮一杯咖啡。炸弹把沙子溅到杯子里,英国佬顶多说一句:讨厌。然后重新煮一杯。
重要的是内心的高级感和仪式感,知道不?
李遥岑在《回家的路才是旅途》中说:“也许你曾东奔西走,在世界各地都不曾找到让你内心安宁的片刻。是啊,囚犯逃到世界尽头也会随身携带他的小监狱,把生活搞到一团糟的人在哪里都是颠沛流离,你就像一个追着自己影子满世界乱跑的人,心力交瘁。向外寻找终是徒劳,当你的身体追赶上你的心的时刻,就是你真正该在的地方。 走出去,还得走回来,回家的路才是旅途”。
所以,旅行不一定是寻找美,而是寻找我们自己发现美的眼睛。
旅行也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你是否带上了自己的心。
明白了这些,你就可以对自己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朋友圈晒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网上调侃很多人旅行的状态。
有人说,旅行可以长见识。恕我直言,你如果本就没有知识,旅行多少次也长不了多少见识,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就像那个著名的段子,湖面上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有知识的人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文化的只能够:“卧槽,好大一群鸟”。有文化去的人戈壁 旅游 ,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中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喊:“哎呀妈呀,这是啥逼地方?全是沙子”。真应了那句:只怪平生学文少,满腔热血憋卧槽。
还有人说,旅行可以放松心情。可是你想想,如果一个没钱没闲的搬砖一族,就算跑到天边,现实也能追上ta,暴揍ta不是?
那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旅行可以摆脱旧环境带来的负面联想。
如果在生活中受了伤,那么在熟悉的环境中,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让ta触绪伤怀。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目之所及,皆是回忆“的环境中待太久,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出去走走。
其次是旅行可以让人摆脱工具意识。
在熟悉的场景里,我们看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会工具化。
比如当你站在十字路口,随便看看你都知道这一条路是通往哪里的。你还知道哪一栋楼是医院,哪一路公交车能把你载到哪个朋友的家……一切对你来说都是达成某个具体目标的工具。
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这样的工具化心态里,一定会面目可憎、一脸俗气,连自己都觉得乏味。这时候,就有必要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
即便那里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地方,没有任何优美的风景,但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快感,因为陌生的环境总会让人对生活拉开审美距离。
当你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你并不知道每一条路通往何方,也并不急着赶路。这就意味着,这个路口对你来说并不是通往某个目标的工具。这样的话,就算走错了路你也不会生气,只会用悠然的心态欣赏街景。步子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无妨,因为没有了目标,就不需要执行;而不需要执行,当然就不需要苛刻的进度表。
很多人之所以把旅行搞得很疲倦,也不觉得有任何审美体验,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让自己和环境拉开足够的审美距离。
为什么说”距离产生美“?你可以脑补一下生活中的场景:婚姻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这仅仅是因为人喜新厌旧的天性吗?并不全是。因为恋爱时,爱慕和思念可以帮人拉开审美距离,而婚姻生活是工具化的。工具化一定意味着零距离,零距离一定会让美感消失。
最好的审美距离不但要“远”,还要“高”。即便你没有出门旅行,但只要登上你所在的城市的制高点:一座山,一栋高楼,这个时候,你就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你会感觉到,在俯瞰的视角下,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所有的街道和房子虽然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改变,但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你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
其实诗歌的美感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打动我们的那些诗句,唤醒的不都是我们熟悉的经验和 情感 吗?为什么同样的内容,用日常语言讲出来就平淡乏味,写进诗歌就激荡人心呢?道理也是这番道理。诗歌语言运用了比喻、押韵等等修辞技巧,形成一种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的新语言。
这就让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而新语言带来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这种由距离带来的陌生感产生了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从“登高”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回事。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很难领会旅行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既不登高甚至从不旅行,也缺乏对诗歌的感受力,那么他的嘴脸就容易显得俗气。从美学角度定义俗气,就是人和现实生活拉不开距离,一切所想所做都是工具化的。
俗气的人生会把人的动物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家财万贯也活不出高级感和仪式感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即使在集中营里,每天也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电影《敦刻尔克大撤退》中,那些英国绅士面对德军飞机的轰炸,也要在沙滩上支起一个小帐篷,煮一杯咖啡。炸弹把沙子溅到杯子里,英国佬顶多说一句:讨厌。然后重新煮一杯。
重要的是内心的高级感和仪式感,知道不?
李遥岑在《回家的路才是旅途》中说:“也许你曾东奔西走,在世界各地都不曾找到让你内心安宁的片刻。是啊,囚犯逃到世界尽头也会随身携带他的小监狱,把生活搞到一团糟的人在哪里都是颠沛流离,你就像一个追着自己影子满世界乱跑的人,心力交瘁。向外寻找终是徒劳,当你的身体追赶上你的心的时刻,就是你真正该在的地方。 走出去,还得走回来,回家的路才是旅途”。
所以,旅行不一定是寻找美,而是寻找我们自己发现美的眼睛。
旅行也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你是否带上了自己的心。
明白了这些,你就可以对自己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