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问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今天单位组织观看了关于警示教育的视频,回来后颇有感想
不论是职级的高低还是岗位的不同,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些表象,或者说一种方式方法。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都是趋同的,就好比“山中之贼”和“心中之贼”,虽然两种不同的表象,但是内心的根源是一样的。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他们成为贼的过程和做贼的手法,更多的是应该关注到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了贼?自己如何不成为贼?
有一句话叫心之所想,力之所在,由此引出了人生三问:
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价值?
什么是生活?
亚米契斯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他说人生需要有三种力量:
第一是健康的身体,是你生命的物理载体,保持一个身体的壮健,使人一生的学问,它是一种力量。
第二是意志。意志也是一种力量,用意志来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它让你摆脱奴隶式的生活方式。
第三是道德的价值。没有道德,就会在人生中或在某一个节点中丧失方向,道德也是一种力量,道德是价值观、是你判断事物的标准、是是非的观念、是你意志的锚定。
没有道德之力,就没有方向;没有意志之力,就不能保持方向;没有壮健的身体,就会寸步难行,这里最伟大的就是道德之力,人生如行船,不是一句“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就能够说得透的。
解决问题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分析现象,错把现象当成原因,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面对风险预防的成本最低,所以防微杜渐,从道德开始,从自主开始,当你滑向制度的规定时,就一定会违反规定。
究竟是什么让人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人生三问是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形成的一个认知状况。体现着社会结构对这种内心主导的需要和兴趣,其本身就存在了冲突性,它在我们的生命的最深层,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却遭到否决,就会产生困扰,困扰隐含着失衡。
什么是失衡?先决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平衡或相对对等的比率,平衡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需求和外在生活环境之间有多少相互呼应的程度。也就是说需要和欲望是在内心中产生,然后在外在的环境中实现。如果能够相互呼应,我们就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并满意或者展现为快乐。如果不能够相互呼应,就会感到不满足、愤怒、挫折或者说会产生情感痛苦,进而在心里产生心理真空。
哲学家史宾诺莎说过大自然痛恨真空,这个真空的出现就会设法填满。需要创建了真空,自然法则会用巧妙的思想把真空填补起来,这些思想进而启发行动,满足需求,这就是原动力。
生活中这种失衡和真空比比皆是,小到违反良知和道德,大到铤而走险,也就是片中介绍的那样,挺而走险,饮鸠止渴。
现实中有些人注定会违法,因为他们内心的缺失。情境只是诱发的因素,所以严格的制度、经常性的警示,可以有效的抑制他们的行为。有些人也注定不会违法,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状况,因为它们的失衡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
虽然不能说透,还是加上一句:职涯不易,且行且珍惜。
不论是职级的高低还是岗位的不同,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些表象,或者说一种方式方法。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都是趋同的,就好比“山中之贼”和“心中之贼”,虽然两种不同的表象,但是内心的根源是一样的。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他们成为贼的过程和做贼的手法,更多的是应该关注到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了贼?自己如何不成为贼?
有一句话叫心之所想,力之所在,由此引出了人生三问:
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价值?
什么是生活?
亚米契斯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他说人生需要有三种力量:
第一是健康的身体,是你生命的物理载体,保持一个身体的壮健,使人一生的学问,它是一种力量。
第二是意志。意志也是一种力量,用意志来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它让你摆脱奴隶式的生活方式。
第三是道德的价值。没有道德,就会在人生中或在某一个节点中丧失方向,道德也是一种力量,道德是价值观、是你判断事物的标准、是是非的观念、是你意志的锚定。
没有道德之力,就没有方向;没有意志之力,就不能保持方向;没有壮健的身体,就会寸步难行,这里最伟大的就是道德之力,人生如行船,不是一句“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就能够说得透的。
解决问题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分析现象,错把现象当成原因,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面对风险预防的成本最低,所以防微杜渐,从道德开始,从自主开始,当你滑向制度的规定时,就一定会违反规定。
究竟是什么让人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人生三问是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形成的一个认知状况。体现着社会结构对这种内心主导的需要和兴趣,其本身就存在了冲突性,它在我们的生命的最深层,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却遭到否决,就会产生困扰,困扰隐含着失衡。
什么是失衡?先决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平衡或相对对等的比率,平衡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需求和外在生活环境之间有多少相互呼应的程度。也就是说需要和欲望是在内心中产生,然后在外在的环境中实现。如果能够相互呼应,我们就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并满意或者展现为快乐。如果不能够相互呼应,就会感到不满足、愤怒、挫折或者说会产生情感痛苦,进而在心里产生心理真空。
哲学家史宾诺莎说过大自然痛恨真空,这个真空的出现就会设法填满。需要创建了真空,自然法则会用巧妙的思想把真空填补起来,这些思想进而启发行动,满足需求,这就是原动力。
生活中这种失衡和真空比比皆是,小到违反良知和道德,大到铤而走险,也就是片中介绍的那样,挺而走险,饮鸠止渴。
现实中有些人注定会违法,因为他们内心的缺失。情境只是诱发的因素,所以严格的制度、经常性的警示,可以有效的抑制他们的行为。有些人也注定不会违法,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状况,因为它们的失衡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
虽然不能说透,还是加上一句:职涯不易,且行且珍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