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 我来答
会哭的礼物17
2022-06-1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4万
展开全部
【书籍】跃迁、这样读书就够了

你是否每天都被有趣的微信文章吸引了注意力?刷抖音视频根本停不下来?B站上各种知识干货看得眼花缭乱?然后呢,看完后,发现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日子还是照样过……

你的认知,在流浪。它在信息的海洋中漂浮,哪里的浪大,就跟着漂去了。

所以呢,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聚沙成塔式的管理起来。有了稳定的根基和框架,我们可以对信息作出判断,不至于随波逐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知识变成价值。

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两本书给出了答案,大致分为三部分内容:内在驱动、网状结构、打磨专业。

你一定看到过这道“科学励志”公式,只要每天进步1%,持续迭代,一年下来会有37倍的增长,你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反过来如果每天滑坡1%,就会变成渣渣……

这复利算法简单清晰,不明觉厉,看不出什么毛病。不过一年下来,谁真的增长了37倍,谁又糟糕到只有上一年的0.03啊?

为什么成长复利无效?因为它不是这么算的,形成复利要满足两个条件:每天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去、不损失本金。这意味着今天学到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而且不能忘记。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因为知识无体系化,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没法叠加在一起,互相不产生作用,所以忘得也快。

不过成长福利是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中,形成迭代。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而且,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极大缓解了知识焦虑。

以自己为例。在参加樊登读书特训营和洋葱阅读后,意识到一年100本书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读更多的书呢?如何在读完后,图文并茂输出自己的收获呢?

基于这两个问题的驱动,围绕“提升学习力”和“画视觉笔记”买了一系列的书籍和电子书,学习思维导图,购置了数位板,迈出萌新的第一步。

学习是一件功利的事情。

当我开始基于问题去学习后,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比如怎么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每天日更?如何举一反三,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知识变现的渠道有哪些,怎么实现?……

时刻想着自己,寻求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什么是体系?不是点,不是线,而是网,是立体的结构。

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个点,然后你再给它加上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最后,增加维度,让它变得立体,即和自己关联起来:反思和行动。

如此一来,加工后的信息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伸出了触角,等待与其他信息连接。

书中给出的例子: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一个人做多做少都是自己的,两个人的任务分工和收益分配简明清晰,团队合作则涉及公平,感受,关系,性格等因素。但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却是反例,那么这个信息适用于什么情况?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对知识点进行延展,举一反三,可以把沙粒粘合成砖块,砖块与砖块触类旁通,就能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了让书中知识互联,我们还可以让大脑互联,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知识,即联机学习。

如果一群大脑互联形成网络,“认知”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分包,你不需要懂,只要知道谁知道就好了。

更酷的是,如果这一群人相互信任,最花时间的“践行”都可以直接调用,直接给高手钱,让他干就行了。

总之,个体的学习网络和联机的学习网络,都是有弹性的,可进化的,在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随着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而不断生长的系统。

以上,会不会让你萌生退意?觉得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件特别费劲的事?其实啊,你没有必要在每一个课题上都建立知识体系,有一两个专、精的领域即可,其他领域只要遵循“够用最好”的标准。

个人的知识图景就像一座城市。需要有个地标建筑(专精的领域),周边有一些较矮的建筑物(专业相关领域),或个人感兴趣的事物,这些建筑结合起来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专精领域意味着你要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去走,让知识成为产品,而非自嗨的收藏品。

只有“学习”让我们赚了钱,我们才有动力继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书中提供了一个办法: 设计自己知识的IPO,即I找到问题、P解决问题、O输出产品。

首先,你必须有一个真实、高价值,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不要再提“为什么世界不公平”这种问题,换成“如何在不公平世界里成为想成为的人”,或者“如何利用这种不公平性”等等能找到答案的问题。(ps:学会提问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解决问题有用吗?如果有用,是当下就有用吗?如果暂时没有用,先做个记号,收藏到云笔记里以后再看。

最后,一定要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输出!输出!输出!

不断学习,不断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能力解决这类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兑换价值。

产出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或者一张知识卡片,甚至一句话,然后分享出去。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产生“个体之和大于整体”效果。

事实上,检验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际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一开始只是你的问题,当你一点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且越来越庞大时,也会对他人产生好的影响,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总结一下,构建知识体系是因为体系能够让人更好的反思、应用和解决问题,让人具备稳定的根基和框架,不至于一接收新信息就跟着改弦易辙。

①以自我导向为驱使,②多维解析知识、和其他大脑联机学习,构建开放的、动态的学习网络,③在个别领域做到足够专业,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知识就有了变成价值的可能。

在信息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变现。

愿我们都能早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