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头上戴着的是什么?
名字叫做冕旒(miǎn liú),“冠冕堂皇”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相传冕制始于黄帝,至周代时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冕旒是礼冠中最尊贵者,这个礼冠上的穗就叫做旒,是12寸长的五彩细绳组成的,这些穗上面串着的玉珠,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不过到了汉代就用纯白玉代替了。
冕冠的流束按典礼的轻重和穿戴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据说,制旒的目的是为了帝名。
也就是说,一个作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小细节的瑕疵,还有说法,是想让皇帝时刻都谨记着自己作为皇帝,就要有帝王的样子。
在重要的场面上,如果皇帝晃晃张张,或者激动不已的时候,就会带动头上的冕旒一起晃动,打到皇帝脸上,以此来提醒皇帝要注意自己的威严。不能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皇帝的架子一定要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