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和文种?
展开全部
大致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司马光早在《资治通鉴·汉纪三》里说得很透彻,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它总结了作为古代政治家应该最懂的悟性,也就是自古的帝王之术所诠释的经验如此。
第二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也就是说,曾经越王勾践入吴国为奴的日子,所受何等屈辱,比如,勾践夫妇在吴国给人拉马牵车、背柴生火、做饭洗衣、尝粪品病等等的百般屈辱,和勾践一起入吴,并常事身边的范蠡是什么都知道的。
一句话,正因为范蠡知道了越王勾践的私人机密事件太多了,大业复兴了,再留着一定很闹心。这是越王对范蠡的杀心之一。
而同时,在越王困吴期间,由文种代为主持国政,文种如此劳苦功高,如果再加上文种本人也确实自恃功高,在越国复兴后,不但没想过放下名利离开,而且他的很多建议为勾践所不容的。这点,曾经功高震主,还不太爱听话,那么,大难临头几乎已成定局。
第三点,勾践其人,用范蠡对他的了解所说过的话就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