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什么的记载?

 我来答
内蒙古恒学教育
2022-11-08 · 专注于教育培训升学规划
内蒙古恒学教育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枕流说教育
高能答主

2021-12-22 · 教育就是忘记在校学得的内容后所剩的本事。
枕流说教育
采纳数:506 获赞数:430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

这里指的是“三分损益法”。完整的叙述是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的“三分损益法”,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是同关于宫、征、商、羽、角五音的记载联系在一起的。

三分损益法由来:

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到《吕氏春秋·音律篇》,又开始与关于黄钟、林钟等十二律长度规范的记载联系在一起。

按三分损益法生律的次序 , 求上方五度音之律 , 古代称为“下生”;求下方四度之律,古代称为“上生”。从一律出发,下生5次,上生6次,便可得出十二律。但《吕氏春秋》只有生律方法而无具体数据,《淮南子》后者延续这个方法并计算了十二音的数据。

然而这些数据于生律方法不尽相符。通过分析,可以解释《淮南子》中所呈现的这个矛盾,其实更符合书中所阐释的哲学观。过去学界认为在自先秦以来浩繁的乐律学文献中,这组数据是个孤例,1985年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秦简,则不仅为淮南律数提供了更早的源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拥有的乐律学认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