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这句话不对。
简而言之,正确的是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长期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比如,目前中国耕地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国人均水资源量2048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油气、铁、铜等大宗矿产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高;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人口资源环境失衡的协调:
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生产方式来看,中国资源粗放利用问题依然存在,如城乡建设仍以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为主,2018年全国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146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317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上限。从生活方式来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尚未成为常态,不合理消费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
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另一方面,在适度提高消费层次、适度改善生活质量的原则下,扭转粗放消耗模式、杜绝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践行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坚持从生活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践行绿色理念、全面迈入绿色生活新时代。